本帖最后由 淡然涵凝 于 2012-11-15 14:06 编辑
母子看“小事” 700字内 文:淡然涵凝 晚上,儿子拿出语文卷子,说老师让写作文:那不是一件小事。问我,如何写。 我启发他,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不是小事。应该先叙述,再写感悟。儿子说,我打算写那天我车子扎胎的事情。 于是,我说,车子扎胎,很常见,的确不是什么大事。但,车子扎胎会给人带来很大的不便,而,扎胎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人们随手扔掉的一枚图钉或者小玻璃什么的,可以联想到,这是人们的一个不良行为,而且还能联想到人们的素质有待提高。 儿子说,我想的和你不一样,我写完后给你看。 儿子很快就把草稿写好了。 在文章中儿子写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车子扎胎后,傍晚清冷的天气里,他费力地推着,心里有些恼火。但是,走着走着,他便豁然开朗。因为,在推车孤独行走的途中,他进行了思考。他在思考中,想到了人生的路。他写到: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每走一步离家就越近,心里就越温暖。而人生不也如此吗?每走一步,离光明和美好的未来也就越接近。人生时常在孤独中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坎坷,而人,最重要的是要勇敢地走下去。 看到儿子的小文,我不禁拍案!儿子的感悟很好,我不得不承认,他的思维比我更加深刻更加宽广。 也许这就是大人和孩子的思维不同之处吧。作为成年人,我们更多的是从一件“坏”的小事去拓展和放大成一件更大的“坏事”,而孩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他能从一件“坏”的小事中去发现里面蕴藏的好事。他的变向思维,反映出了他内心的乐观和勇敢,反映出了他向往美好相信美好的精神。孩子的眼睛是亮的,心灵更是充满着对美好未来向往的。 面对儿子这篇小文,我是有些震撼和微微汗颜的。因为我窥伺到了,成年人和孩子在心灵上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