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盛产鱼虾,特别是泥鳅随处可见。小时候,我经常与小伙伴们一起到稻田里去钓泥鳅,每次都满载而归。 人们习惯形容狡猾的人“滑得象泥鳅”,这是以貌取鱼。其实,泥鳅并没有心计,很容易上当的。钓泥鳅不同于钓一般的鱼,不需要精心制作的鱼钩,也不需要很长的钓杆和长线。我们每次带去十几根两米多长的竹竿,从杆子顶端系上一条与杆子相当长的丝线,再在丝线的尾端扎一根大约一公分长的穿了蚯蚓的竹针,然后把竹竿插进泥里,便可以了。我本来是个急性子,每过几分钟就忍不住提起一根根线来看看泥鳅是否上钩,结果都大失所望。大根哥一把拉走我,说干脆我们玩一会儿再来吧。于是我们到河里游泳去了。我们在河里尽情地嬉戏,差点儿忘了正事。眼看天色已晚,我们这才想起钓泥鳅的事情,于是连忙从水里爬起来,连衣服都顾不上穿就火急火燎地往插钓杆的地方跑。当我拎起一根线一瞧,一条泥鳅正在线上乱蹦乱跳呢。再拎第二根、第三根……一直到最后一根,每一根线上都有一条泥鳅在挣扎。从这天开始,我们改变了原来的作战计划,即:每天傍晚来下钩,第二天清早来收获。 我的母亲很会烹饪。无论是煲汤还是红烧,她烹调出的泥鳅都是美味可口的。在那个贫困的年代,我们家是很少买肉的。但是由于能经常吃到营养丰富的泥鳅,全家人的身体都很棒。现在不算缺钱,但是我却很少吃到泥鳅,因为实在太贵了。最近本想利用节假日回去钓一次泥鳅,接到弟弟的电话心里陡然凉了半截:家乡的泥鳅玩失踪了。为什么会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