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1347|回复: 2

夜读白帝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7 21: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夜读白帝城
许冬林
我是一路吟着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的诗句去寻访白帝城的,临近白帝城时,已是“一轮残阳落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日暮时分。远看白帝城,苍茫暮色里,山水之间的灰瓦白墙的白帝城如同一个羽扇纶巾的白衣书生,朝对江水,暮对江水,吟咏着沧海古今的诗句。
登岸辗转,登上白帝城时,已是一弯新月斜挂天宇,借着朦胧的月光,吹着被江水凉透的江风,首先拜访的是三国刘备的托孤堂。白帝城的建筑和景点主要以反映三国历史的居多,而真正意义上的白帝城和白帝庙早毁于明清,所以有白帝城里无白帝之说,这也是明朝时期人们的所谓正统思想作祟,不愿再供奉一个割据一方的所谓的乱臣贼子。
托孤堂里摆放的是一个大型泥塑历史人物群,正对面是战败东吴忧伤成疾,卧榻托孤的刘备。他神色憔悴,饱经忧患。他的斜对面是青布长衫,手执羽扇的诸葛亮,与刘备气质不同,诸葛亮的塑像睿智从容,一个高风亮节的文官形象栩栩如生。刘备斜后侧是武将张飞,另有文武官员数人。地下跪着刘备所托的两个幼子,其中历史上有名的阿斗却不在场,据说当时,刘禅正在外带兵打仗。
世人大多关注的是这个刘备一生中最后一出戏——文托诸葛亮,武托张飞的白帝城临终托孤,然而我却于这幅大型泥塑中读到了一个女人,那是便是刘备的妻子。当年塑像的匠人在构思时只把这个女人的背影留给了后人,塑像里她侧坐刘备床前,扶着奄奄一息的刘备,脸对着里侧,我们无法看清她的面容。我想那该是一个流着泪的女人!中年丧夫,曾嫁给一个一生驰骋在疆场的男人,一辈子躺在马背上的男人,不曾享受到多少卿卿我我,花前月下的柔情,如今要双手送走丈夫,再双手拉扯几个孩子,以及丈夫未竟的事业。三国的历史里,从此少了一个英雄,却多了一个孤独站立的女人,为什么当年塑像的匠人不给这个女人一个正面的塑像?哪怕只是一个拭泪的身影,那也是人类情感的真实流露啊。难道世界只是男人的世界,历史只是男人的历史,男人的世界和历史里容不下一个女人的正面的身影,一珠暗垂的泪滴!从来只是男人的冰冷的脊梁和不断辽阔的疆场!就连小乔初嫁也成了另一个成功男人生命华章里的一个点缀。
我无限落寞地步出托孤堂,迎面是诸葛亮的观星亭,它飞檐翘起,承载着是千古明月播撒的清辉,在朦胧夜色里,像一个掩卷深思的书生。不是吗,当年诸葛亮不就是饱览群书的书生吗,然后在这里手把羽扇,轻捻须髯,夜观星象,运筹帷幄。一部三国历史,诸葛亮这个书生算是主角,狠狠秀了一回。
人说白帝城有诗城之美誉,这里有李白、范成大等人的芳踪墨痕,而最具代表性的要算是弃置巴蜀二十三年的刘禹锡创作的竹枝词了。在今天的白帝城里,有他的塑像一尊,陪伴他的是他身下的一池荷叶,在夜色下,莲叶亭亭如盖,迎着晚风,婆娑起舞,美丽中暗藏着一份寂寥,想来刘禹锡当年的心境也大抵如此吧。他的塑像脸朝东方守望滚滚东去的江水,大概也想能如李白,坐上一只轻舟,日行千里下江陵。看着这尊塑像,我不禁感叹,可能人的生命本质里都是一个守望者,守望飞黄腾达。守望繁盛太平,守望••••••
在白帝城的文物陈列室里,进门两侧各陈列一具巴蜀悬棺,虽时间历经千百年但保存尚算完好。在导游的提示下,细看却有分别,一具木质松散,稍有脱落,色彩灰黑,另一具纹理缜密,色泽如新,而其所经时间又大致一样。原来腐朽一点的那具是楠木做的,很显然出自富贵人家,而另一具是黄杨木做的,是出自一般人家。富贵人家只知用昂贵的楠木来装载亲人的遗体,却不料昂贵的东西朽得更早,而一般人家只选用了一般木材,只不过再运用一番智慧,就保存了亲人的遗体。但又一想,不管楠木也罢,黄杨木也罢,如今千百年过去了,却只剩下一堆朽骨,我们后人又知他是谁?而真正为人所记的只是那些站立的灵魂,在文字里倔强站立起来歌唱的灵魂,荷花池中刘禹锡的塑像不正诠释着这个真理吗?
夜色已深,对岸万家灯火已开始疲倦地眨巴着眼睛,我乘索道而下,享受了一回仙女下凡的感觉,但我真正感觉到的是我跨越了一截长长的时空隧道,从战火纷飞的三国历史,从文采飞扬的盛唐诗歌,从扑朔迷离的巴蜀悬棺的谜语中走出,下了凡尘,回到现实。山脚下,那些兜售小商品和特色小吃的小贩们已经收拾停当了他们的货物,准备收工回家,见着我们一队人马,低垂惺忪的双眼,都懒得再招呼一声,芸芸众生也就是这样,这样卑微而辛苦地活着,不似历史的大戏那样唱得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或哀怨凄婉。
上了船,我与白帝城告别,推窗望去,夜色下的白帝城,更像一袭青衫的书生,以夜色作衫,以葱郁树木为袖,正拱手相送。在雄奇的瞿塘山水中我还是愿意说白帝城像一个俊秀的书生,不是吗,那诸葛亮,刘禹锡,那许许多多留下墨迹的诗人,甚至于那个遇赦大喜,轻狂高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李白。(1942)
发表于 2006-9-18 11: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文字很美,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9 11: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隽永,还可再简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6-5 22:05 , Processed in 0.04621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