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27294|回复: 9

原创【乞巧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5 19: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们老家有一种风俗,凡是有女孩儿的人家,七夕节必定要做几串“乞巧饼”。以乞求自家的女儿,将来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而所谓的乞巧饼,就是将面粉掺上白糖和几个鸡蛋,揉成面团发开,再放在特制的模具里压磕出各式的造型,最后放在铁锅里烘烤而成

    外婆在世的时候,每年的七夕节前夕,我们家都会收到她遥迢寄来的乞巧饼。在我们姊妹的雀跃声里,母亲打开白粗布缝制的邮包,里面是几挂用线串起来的乞巧饼。一个个小巧玲珑的乞巧饼形态各异——有五个角的星星、有鲤鱼、有各种小动物、还有满是花草图案的如意造型。外婆做的乞巧饼是“一口一个”的大小。每个乞巧饼都图案清晰、玲珑饱满,就连鲤鱼身上一片一片的鳞甲都是那样的逼真。每个白胖的乞巧饼上,还于眉眼处点了艳红的颜色,鲜灵活现的样子,实在教人爱不释手。

    母亲一人一串,将乞巧饼分给我们姊妹,我就将属于自己的一串,挂到床头上,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哪个也舍不得吃。到了七夕节的晚上,我将乞巧饼挂到颈项上,在繁星下的青石板上来回奔跑,口里唱着:“青石板,石板青,青石板上钉银钉……”,到处跟小伙伴炫耀自己那串精致的乞巧饼,引来一双双羡慕的眼睛。尽管那时候的乞巧饼只是在面粉里和了少量的白糖做成,放久了会变成石子一样坚硬。可在我的记忆里,外婆做的乞巧饼,有着妙不可言的甜香。

    外婆去世后,我们也长大成人了,家里各种精美的点心换着样的登场,于是,乞巧饼被渐渐淡忘。曾经令我们朝思暮盼的七夕节,变成了生活中匆匆的过客。直到姐姐生下女儿。

    那天,母亲说要做几串乞巧饼给她的外孙女。从来没做过乞巧饼的我很稀奇,自告奋勇地揉面。这可是个体力活,我将糖和蛋液和入面粉,加了水在盆里用力地揉着面团,不一会儿,额角就沁出密密的汗珠。我找出早先外婆送的模具洗刷干净,将揉好的面团依着模具上造型的大小,一块一块地揪下来,压进模具里铺平,再磕出来。谁知做出来的生坯不一会就没了眉眼,等到我和母亲将几个试烤的乞巧饼从锅里拣拾出来一看,有的因烘过火而带着焦黑的颜色,有的因生坯太软凹陷不平还没烘透。关健是,制成的饼像一个个小面团,根本就看不出乞巧饼该有的模样。母亲说,乞巧饼不同于蒸馒头,面团要揉的硬些,磕出来的生坯才能撑住样子。母亲将面团又掺了些面粉,重新揉过。果然,母亲揉好的面团柔韧光洁,再磕出来的生坯就有模有样了。

   “看来,还是我下的功夫少了!”母亲接过我的话说,别看这小小的乞巧饼,做起来是相当有技巧的。往模具里放面团时,不能放太满,占了模具的三分之二就合适,否则烘出来的饼会因受热膨胀而“面目全非”。我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外婆踮着小脚忙碌的样子。不由心生感叹:我白吃了外婆那么多的乞巧饼……没想到我的外婆,以前年年费那么大劲儿给我们做乞巧饼……

    没有回音。我抬起头,母亲俯首默默地翻烤着锅里的乞巧饼,一颗大大的泪珠和着汗水,从她的脸上“扑”地落进锅里……
发表于 2007-8-15 21: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的文章,我也想念我的外婆了!她前两天刚过了83大寿呢。
问好兰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5 22: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东西就随时间永远地停在记忆中,而无法再度拾取了,但回忆起来,却是一种难得的心境。
文中散发着淡淡的怀旧情绪,在追忆和寻找往昔痕迹的同时,对外婆的怀念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流淌在指尖了,而文字的节奏很好地配合了这种感觉。


高亮来赏

[ 本帖最后由 南柳如烟 于 2007-8-15 22:0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6 1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知道兰站站为何如此心灵手巧了.

[ 本帖最后由 楼兰 于 2007-8-17 06:4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6 11: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乞巧饼,名字挺特别的.问好兰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6 11: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楼兰 于 2007-8-16 10:57 发表
看完了,知道兰站站为何如此心灵手巧了.

[ 本帖最后由 楼兰 于 2007-8-17 06:4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6 21: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漫吹横笛 于 2007-8-16 11:05 发表

笛子,有话直接说,别借花献佛啊.不过这花也许不是那么漂亮的哦.

[ 本帖最后由 楼兰 于 2007-8-16 21:0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7 00: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文的同时又学习了民俗风情,谢谢兰心姐

[ 本帖最后由 胜日寻芳 于 2007-8-17 00:2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7 11: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饼好听,一定好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7 17: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乞巧饼因生活的变化被遗忘.但制作乞巧饼的过程,流露出亲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6-3 00:49 , Processed in 0.075271 second(s), 5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