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发表于 2024-1-17 16:34:50

陈鲁民:活着的标准

活着的标准
陈鲁民



重读余华的《活着》,感慨万千,唏嘘不已,从福贵一家的悲惨遭遇,我又一次想起活着的标准或生存质量。

人活着的最低标准,就是身体其他部件都不灵了,但还有口气,心脏还在跳动——按欧美老外的标准,脑死亡就算人没了。咱们这里似乎不行,即便是躺在病床,身上插满管子,早都成植物人了,还不放弃治疗,其实已毫无意义。

人这一辈子,活着的标准如果画条曲线,一般都会呈现个倒U字型。一开始标准很低,只会吃奶、哭叫、睡觉。慢慢会翻身滚爬了,会说话走路了,会上学认字了。再后来上班、结婚、生孩子,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就到了活着标准的最高峰。然后再慢慢下降,致仕退休,体弱衰老,到最后,一身是病,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又到了最低谷。

当然,活着的标准,既受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决定,也与个人的主观选择有关。因而,即便同时代、同年龄、同阶层的人,活着的标准也大相径庭。孔子选择的是高标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有车,食有鱼;他的学生颜回选择的则是低标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北宋的宋庠与弟弟宋祁,都是大学士,均才华横溢,但一个追求穷奢极欲,花天酒地,一个生活俭朴,节衣缩食。宋庠教育宋祁说,你忘了咱们贫贱时拼命读书的情景吗?宋祁反唇相讥说,读书做官追求享受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鸡同鸭讲,人各有志,实在讲不通。不过,历史评价也不含糊,《宋史·宋庠》曾有鲜明褒贬:“庠明谏故实,文藻不逮祁,孤风雅操,过祁远矣。”

有的人是刻意自降活着的标准。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是银行家的儿子,却放弃万贯家产,整天栖身于罗马街头一只大木桶中生活,平时靠乞讨为生。亚历山大皇帝来看他说:“你可以向我请求任何恩赐。”回答是:“那就请让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还有印度的苦行僧,中国的钟南山隐士,都是自发降低活着的标准,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据说是为了追求灵魂的高洁,减少物欲的羁绊。这些做法,我们可能学不来,也不愿学,但你得佩服其自律精神和坚韧态度。

人都是为追求幸福而来的,因而要努力争取尽可能长时间高标准地活着。通过我们的努力奋斗拼搏,不断积累财富,创造条件,以求活得健康美满,安逸舒服,把幸福指数整得高高的。趁着年轻力壮,固然要好好工作,更要及时享乐,品尝生活的甘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就说旅游这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年轻力壮的,说走就走,想去哪儿去哪儿,想吃啥就吃啥,荤腥膻冷,百无禁忌。这就是年轻的好处。

但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一进入老年,眼花耳聋,腰弯背驼,步履蹒跚,甚至要坐轮椅,卧床不起,那怎么办呢?现实就是这样,你不认也不行,那就要忍受活着的低标准。年轻时那牙口能嚼动生肉,就像鸿门宴里生猛无比的樊哙,年老了却连口硬馍都啃不动。贵为封疆大吏的李鸿章,就不无凄凉地给英国勋爵回信说,所赠尊犬肉味鲜美无比,惜乎老夫牙不好,不得尽兴——人家赠的名贵犬,他却下了汤锅。被英国《泰晤士报》讽刺说,这是大清朝历史上对英国的唯一一次胜利。

老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意思就是宁可要低标准地活着,也不愿漂亮地去死,估计这是大多数人的选项。当然,这也是见仁见智的事,也有人不愿意低标准地活着,在进入老年之际,主动结束自己的性命。1911年11月25日,马克思的女儿女婿拉法格夫妇自杀,还不到70岁,因为他们不愿忍受老年的病痛和无能为力。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夫妇也走了这条路。

“人生不如意十之**”,尤其体现在老年以后。生存质量或活着标准的下降是大势所趋,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减缓标准下降的速度,并积极适应越来越低的生活标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鲁民:活着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