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_来自北_qd22q 发表于 2023-11-4 14:45:37

《作家通讯》2023年第8期:让“延安”成为特色 让“文学”更接地气

  《作家通讯》2023年第8期:让“延安”成为特色 让“文学”更接地气
  魏建国 延安文学杂志社


  1979年前后,可说是文学期刊复刊或创刊的一个高峰期。文学环境的变迁,使得文学领域也发出了解放思想的声音。也就是在这年,在革命老区延安,一份带着泥土气息和艺术活力的文学双月刊应运而生,初名《山丹丹》,翌年更名为《延安文学》。1987年起,开始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0年扩版,由80页扩到240页,一度成为西北首家大型文学期刊。

  《延安文学》创刊至今,已经走到了第45个年头。创刊以来,始终像它的乳名一样,扎根泥土,关怀现实,发表了陕北几乎所有文学爱好者的处女作或代表作,并且成为全国地市级刊物中首个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期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延安文学》为繁荣陕北、陕西乃至新时期的中国文学事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2010年9月,我担任延安文学杂志社社长、《延安文学》主编后,就如何把刊物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开始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延安”问题,一是“文学”问题。

  先说《延安文学》的“文学”问题。延安地处一隅,稿源主要来自当地和全国基层文学爱好者。我们把这类作者归为“基层写实派”。“基层写实派”有很多缺点:天赋与才气不够,眼界受到局限,写作技巧不老到,文笔或生硬或稚嫩或粗疏而不圆润,驾驭语言的能力有限,但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接地气,有扎实的生活体验与积淀,他们的作品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与曲折生动的情节,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一类作者,我们归结为“都市学院派”。他们大多生活在大城市或高校,身上具有很多优点:很高的天赋,足够的才气,海量的阅读,娴熟的技巧,很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有一些虽不是独立思考但比较流行的小思想。他们唯一的缺点就是——不接地气,从想象出发,回归到想象,云里雾里,虚无缥缈,高高在上,莫测虚实。他们的很多作品都可以发表,但发表后不会产生多大的反响,给读者也留不下什么印象,甚至连人物的名字都很难让人记住。因此,我们始终认为,大部分都市学院派作家已经具备了写出经典著作的许多条件,唯一需要的就是深入生活,深入基层,贴近现实,了解群众的呼声,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与读者产生长久共鸣的优秀作品。

  为了保证刊物的文学质量,我们也有过向名家约稿的想法,但后来很少实施,一是因为办刊经费实在有限,稿酬标准较经济发达地区低得多;二则担心即使名家愿意赐稿,也很少会把他们最好的作品交给我们这样一个基层刊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想,与其发表名家庸作,倒不如多关注基层的文学新人。编辑职业的本质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我们要做的,应该是“雪中多送炭,锦上少添花”。只有这样,文学事业才能永葆活力,文化文脉才能薪火相传。为了体现“培育文学新人”的办刊使命,我们在栏目设置上,不定期推出“陕北青年诗人作品选”“大学校园诗选”“陕北作家专辑”等小栏目,尽量优先发表陕北本土作者的作品和文学新人的新作。凡是陕北作者的稿子,不管能不能发表,哪怕是第一次投稿的中学生,我作为一社之长都要亲自过目,对本地文学队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事实证明,我们的办刊思路是正确的。很多基层作者和文学新人的稿子,经过我们编辑的反复修改和认真校对,发表出来的作品非但没有降低刊物质量,反而因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尽管处理起“基层写实派”的稿件,要比处理“都市学院派”的稿子,编辑要辛苦得多,但看到一个个文学新人从《延安文学》起步,逐步走向文坛,我们也觉得累有所值。

  再说《延安文学》的“延安”问题。编刊过程中,我们始终是从大文化的视角理解文学,扶持作者,而不是单一地就文学而文学。那么,《延安文学》最吸引全国读者的是什么?到底是“文学”还是“延安”?如果只是“文学”,读者大可以去订阅《人民文学》《收获》《当代》等大刊名刊,《延安文学》肯定要受到冷落。我想,读者与其说是冲着“文学”,不如说更多是冲着“延安”来的。“延安”到底有什么?我认为无非是两个:一个是红色文化,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史;一个是陕北民间文化,如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秧歌、安塞腰鼓、剪纸艺术等等。因此,我们在继续办好传统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栏目的同时,新开辟了“红色记忆”和“人文陕北”两个特色栏目。

  “红色记忆”栏目从2010年第3期创办至今,一直由我主持,重在发表陕北红色题材的文学和史学作品。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红色记忆”已成为《延安文学》的一个品牌栏目,甚至成为一种现象级表现。尤其是2011——2012年连载了两年的陕北老革命赵通儒回忆录《陕北早期党史资料》,发表后引起了巨大反响,2018年11月作为“《延安文学》精品书系第一辑”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当即就被北京长安街读书会推荐为当月的“干部学习新书书单”。这个荐书榜每期十本,从当月全国出版的所有社科类图书中推荐。《陕北早期党史资料》名列第二,第一名是胡鞍钢的新著,第三名是厉以宁的新著,列入本期榜单的还有博尔赫斯的新著。2016年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年会上,《延安文学》与《人民文学》《当代》《收获》《十月》等分在同一小组。小组讨论时,主持会议的《北京文学》月刊社社长杨晓升老师,称赞《延安文学》立足“人无我有”的资源优势,拓宽办刊思路,开辟“红色记忆”栏目,在千刊一面的大环境下,办出了特色。

  “人文陕北”栏目则重在刊发陕北历史、民间艺术、北京知青等方面的内容。这个栏目为整理和保护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栏目首先立足于本土作家的培养,挖掘本土文化和文学“资源”,尤其对本土有写作潜力的年轻作家给予了极大支持。对外来人书写陕北的题材也给予大力支持,重点关注北京知青题材,发表了一系列口述回忆,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为了打造《延安文学》的品牌形象,我们还于2012年设立了“延安文学奖”,分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评论、随笔、报告文学、特别奖等八个类别,每三年一评。为了保证评奖的纯粹和公平公正,我们不设奖金,只颁发荣誉证书。至今已评选了四届,获奖作品大多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散文•海外版》等转载,有的被收入各种年度选本,可以说代表了《延安文学》刊发作品的最高水平。《文艺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等省内外媒体,都在醒目位置予以报道,认为“延安文学奖”是一个真正的纯粹、干净、以质取胜的纯文学奖。

  作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诞生的一份纯文学期刊,《延安文学》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自觉担负起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的使命。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思考,我们逐步确立了“接地气,重写实,有暖意”的办刊理念。其中,“接地气”最为重要。“接地气”就是贴近人民,贴近生活,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他们的生存状况,抒写他们的爱恨情仇,抒写他们的悲欢离合,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像柳青、路遥一样,双脚紧紧踏在大地之上,与人民建立起血肉相连、水**融的关系。而对于那些小资小我、炫富摆阔、猎艳搜奇、胡编乱造、杯水风波、故弄玄虚、调侃崇高、颠覆历史、藐视读者、不可一世的作品,我们坚决拒绝和**。

  记得1987年1月,《延安文学》公开发行第一期后,在陕西省委宣传部会议室召开了首发式茶话会,路遥作为《延安文学》编委第一个发言。他说:“现在刊物才刚刚公开发行,如何办好,需要有个过程。我个人觉得还是要立足陕北,面向全省,走向全国。从内容到形式要克服浮躁和洋味十足的作品,不要看上去像老农民穿西服。现代意识主要是一种生活观念,编辑人员从一开始就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

  就今天来看,路遥当时对如何办好文学刊物认识,依然没有过时,仿佛这话就是他刚刚在会上讲的一样。由于我们用稿始终坚持“人民性、思想性、艺术性”标准,坚持“注重质量、不惟名家、不薄新人”的原则,在当前“千刊一面”的文学环境中,《延安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作家通讯》2023年第8期:让“延安”成为特色 让“文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