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日超 发表于 2023-3-5 13:20:47

张碧晖:忆金敬迈老人二三事(征文)

忆金敬迈老人二三事
张碧晖


   唯一购买的一部小说

    我从初中开始,一直到大学,喜欢在课外时间,阅读各种文艺小说。特别是1961年,我在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哲学理论学习班时,校长杨锐是位有名的哲学家。我至今仍记得,他说,要做一个合格的哲学工作者,除了学 好哲学基本理论,还要有两个素养。一是了解当前自然科学进展情况,二是要对社会状况有足够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很多要从文艺小说中获得。当时正值自然灾害三年困难时期,营养严重不足,只上半天课。我在党校不足五个月里看了40多本名著和其他文艺小说。我虽然看了很多文艺小说,但真正花钱自己买的小说只有1965年底登在《收获》杂志上的《欧阳海之歌》。这本长篇纪实小说是军旅作家金敬迈创作的。后多次再版共发行3000多万册,可能至今都没有被打破的记录,影响了一代人。陈毅元帅说:“这是一部带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我们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举止大雅,深邃明亮

   上世纪90年代中,我南下广州创办职业技术学院时,十分繁忙,很少参加社会活动。退休后,却常常参加广东大音文化公司(民办)的活动,这是我的小老乡、从高校辞职下海的张清水和胞弟张卿创办的图书配送和服务的公司,兄弟二人不仅努力经营,而且广结善缘,使公司不仅在广东图书界、高校驰名,在全国图书配送方面也有很高的地位。在这里,来的最多的是图书学家,但也有作家和其他文人,例如原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学协 会秘书长谢寿光,很多年前曾在我工作过的华中科技大学见过,不想后来在大音文化公司久别重逢。但收获最大的是见到了久仰大名的金敬迈,也曾耳闻金老的一生往事,用大起大落、跌宕起伏,都不足以描述他的复杂人生。毛主席曾在天安门接见过他,邓小平过问过他的遭遇,许世友将军亲自宣读他的平反决定。他从话剧演员改行成创作员,很难有他复杂的经历。一见面,就感 到了他的豁达、幽默风范。金老正好比我大十岁,总是一种长者的形象,我和他在大英公司见面6~7次,他说话不多,常常是倾听的状态,但偶尔说一句,要让你想许久。

   雅赠墨宝

      2015 年。拙作《笔底春秋——亲历中国科教改革》出版。这是一部传纪体的著述,写了中国科教改30年的情景。30年,我不仅“笔底春秋听潮声”,也参加了科学教育的改革实践。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记述下来,也是对历史负责。在大音文化公司,经常会有互赠著述的事情,我也不端冒昧,将拙作奉赠友人。送金老时,我还有些纠结,怕影响金老休息,但他还是欣然收下。大英公司副总张卿练书法颇有成效,他和金老师是忘年交,感情笃深,我请他带我向金老求墨宝。不久,在一次集会上,金老带了三张题写“笔底春秋 张碧晖老 师雅嘱 超龄学书 金敬迈习字”。除印章外,还盖了闲章“老迈不老”。我很高兴接过来,金老说,你选一张,另外两张还给我,很认真。
      金老去世两年了,很怀念这位慈祥的老人。
      来源:《我们叫他老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碧晖:忆金敬迈老人二三事(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