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日超 发表于 2021-12-9 09:17:16

【名家进淮安】刘玉栋:河下之魅

         
      车抵达淮安时,天色已近傍晚。汽车在里运河河堤上静静地驶过。车窗外,刚落过一场雨,树木清新,河下古镇灰瓦白墙的屋宇掩映其中,呈现出一片水墨色的鲜亮,但同时,也蒙上一层深色的幽暗,思古之幽情不禁油然而生。

      上次来淮安,是参加淮阴师范学院的活动,由于时间的原因,河下古镇只是一晃而过。但对这座古镇的向往,却是由来已久的。多年前,游览大运河畔的山东临清时,跟朋友聊起运河文化与古典名著的关系时,第一次知道淮安的河下古镇,因为这里诞生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后来查资料,才了解河下古镇曾经的繁荣,它是京杭大运河上的漕盐要津,漕运盐粮必经之地,到了吴承恩生活的时代,达到了鼎盛。并且,这里还是著名的淮扬菜的发源地。大运河不仅仅是历代封建国家的经济血脉,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影响至今,比如文学、建筑、饮食、戏曲等等,且不说杭州、苏州、扬州这些大都市,就说一些小城,比如临清之于《金瓶梅》、河下古镇之于《西游记》。再如饮食,在山东说吃,临清可能是最讲究的地方了,八大碗、十香面、捶鸡面依然让食客垂涎欲滴,淮安河下古镇的软兜长鱼和文楼汤包更是名声在外。

   果然,晚饭正是去文楼品尝汤包。当地朋友的热情和用心可见一斑。而步行是最好的一种选择。出淮安宾馆,向右走就是里运河河堤和萧湖,向左便可进入古镇,文楼自然在古镇的深处。雨后,傍晚的古镇透着一丝难以描述的清亮,以黑灰为基调的古老宅院让人心思飘忽,路过沈坤状元府时,被它稳重、内敛而又不凡的气势所吸引。沈坤和吴承恩是发小,从小在一起读书,成为一生的朋友,还是儿女亲家。沈坤状元及第,半世辉煌,抗击倭寇,大义凛然,晚年却遭小人诬陷,在狱中郁闷而亡;吴承恩没能考取功名,半生惨淡,却成就了皇皇巨著《西游记》。人的命运,老天自有安排。但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两颗杰出的心灵。

   过了状元府,河下古镇狭窄的街巷真的就在脚下了。此前的想象,如此幽暗而又清亮地呈现在眼前。街巷曲折悠长,古老房屋紧密排列着,有几只大红的灯笼已经亮了起来。脚下,是成排的长条石板,粗粝、厚敦,被时光打磨出来的光滑、凹陷,被此刻的雨水擦亮、填满。我知道,淮安周围并没有这么多石头,这都是古代的盐商拉回来的。淮安是有名的“盐都”,一艘艘满载食盐的货船沿运河南下北上,回来时,为了安全,便用这些石头来压舱,最终,它们被铺在河下的街道上,变成一条条岁月之路。

   文楼在街巷的深处,古老而精致,里外都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气息。文楼汤包自不必说,汤汁吸入口中,浓香沿舌尖四溢,直抵心肺,让人叫绝。软兜长鱼做得精而细,嚼起来软且弹,口感极佳,果然名不虚传。但这次文楼夜宴,却让我的舌尖有了更大的意外之喜,那是一道小菜,被盛在一个不大的碟子里,四方的长条,紫色的,粉条那么粗细,当我放入口中时,却极其震撼,口感太好了,软软的,筋道和弹牙之外,有微微的糯和黏,那感觉在口中化开,无以言表。我问朋友,才知道是长鱼血。长鱼就是鳝鱼。记得小时候,把鳝鱼血滴到纸上,晾干后放起来,谁的皮肤被划破时,贴上就好了。鳝鱼血有凝血的作用,没想到,作为食材,它的味道也是如此与众不同。这是我对淮扬菜新的发现,且一下子记在心里。

   饭后,漫步在古镇的石板路上。夜色如水,少了商业化的喧嚣,多了丝丝的清凉和安静。天空又开始飘洒起细细的小雨,这雨,是细到可以被忽略掉的,但伸手抹一把头发,却满手是水。站在一座小桥上,望着远处的灯光倒影在水中,灯光是清晰的,只是落在水中,便化为一片朦胧。此时,有两个少年说笑着从街巷里走出来,从我身后的桥头上穿过,身影消失在另一侧的胡同中。我盯着灯影下湿漉漉的石板路,神思恍惚,当年,吴承恩和沈坤是否也曾经踏着这些石板路,如此结伴而行?

      在窗外的鸟鸣声中醒来,再无睡意,心里被一种急切的情绪催促着,来不及洗刷,便走出宾馆大门。雨后的清晨,初夏的淮安竟然多了更深的凉意,还好,周围全是满目的翠绿,顿时,凉意转化为一种诗意。诗意充斥在心中,让我的脚步变得更快,因为,更多的诗意还在前面。走出宾馆右拐,前面不远,就是里运河。

   站在友谊桥上举目四望,晨曦中的运河如此的安详平静,似乎那曾经的繁华热闹都不曾有过。历史的烟尘幻化为一层淡淡的雾,被两岸高大翠绿的树木牵挂着,飘在宽阔的水面上,被猛然飞起的水鸟和野鸭划开一道缝隙,才令人意识到这里曾有的喧闹和嘈杂。来回穿梭的船只塞满整个河道,富商、官兵、纤夫、装卸工和小商贩曾经云集于此,运河下面,萧湖岸边,古老的文通塔肯定见证过这一切。如今,所有的一切都归于平静。河水静静流淌。岸边的芦苇和菖蒲茂盛葳蕤。对岸的青石码头上,一位早钓的人正在摆弄手中的鱼竿……一种祥和的美,一种自然的美,一切尽在美中。而我心里,却产生了一丝的失落和感伤。可我转念一想,这失落和感伤,难道不正是一种诗意的美吗?难道不正是河下古镇的魅力所在吗?

      这座古镇,给后人留下了这么多丰富的遗产,足以让生活在这里的后人为它骄傲和自豪的了。作为一个旅客,我更是深陷在河下古镇的美中,不能自拔。

          刘玉栋,1971年生,山东庆云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小说,出版有长篇小说《年日如草》,中短篇小说集《我们分到了土地》《火色马》《南山一夜》等多部,另著有少儿小说《泥孩子》《白雾》《月亮舞台》等。小说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选刊转载,并多次获奖。






江山 发表于 2022-4-10 07:51:03

运河给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文学资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家进淮安】刘玉栋:河下之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