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IAN 发表于 2021-1-23 20:17:45

孝行天下 ——读《撒娇的老头》有感。

本帖最后由 XLIAN 于 2021-1-23 20:25 编辑

孝行天下——读《撒娇的老头》有感。百善孝为先,孝老的方式各不相同。
   《撒娇的老头》,开篇就将窗外的掠影一笔带过,着重描述了一位将近七旬的年轻老头在大巴车上一边晕车一边在电话里向老母亲撒娇逗母开心的旅途小故事。
       2019年12月中旬,我在长沙时就听作者朗诵过它。还听说,第四届华夏散文奖的评委、著名散文大家梁长峨老师第一眼就一下子被这个文章标题吸引了。
       2020年6月10日,我在半夜子时又醒来时,就读了第一遍该文的电子文稿,很惊奇这散文也太短了。再细读,才发现它朴实无华,惜墨如金,更揭示了善心良心是人的本心天性。没有多余的词汇,却很有嚼头、余味无穷。
作者只用了“五大三粗”这四个字形容后座的这位老儿子。估计他没有多高的学历、职位和收入,但听得出他发自内心的对老母亲一如既往的细心关爱、温柔体贴。他也不一定受过正统的国学教育、没看过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二十四孝图”,却再现了传统孝图中七旬老人粘地皮逗乐孝老的情景。
    “大概是母亲在询问儿子身体状况,儿子一个劲地说:’姆妈,我蛮好,勿碍勿碍’ ”。不见其人,但闻其声。老儿子嗲嗲的土话、浓浓的乡音让人忍俊不禁。作者估计其母已有九十多岁了。想必这位老儿子从小就没被父母娇惯,更见过父母如何孝敬他们的长辈,才会不厌其烦地伺候老母数十年,使母亲如此高寿。
       事实上中国孝文化始终在悄悄地代代相传,老孩子们从小就耳渎目染了中国的孝习俗。但这种看似简单的逗老小事,其实不易做到。经历坎坷,文科出身、做过语文教员及多岗位工作的作者,才会敏锐地抓住了转瞬即逝的闪光点,灵感迸发,整篇文章层次分明,一气呵成。
文末更是点睛之笔,“大巴车继续在山路上行进,我后座的那位晕车的同游者象是打了鸡血似的,不难受了,来精神了,我惊诧母爱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这就是难舍的血缘亲情,无法斩断的母子连心、量子纠缠,更是至爱母亲给他的健康回报。
       也让读者们感受到了深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和群体潜意识里的传统孝老风尚。
北京女作家说,如果母亲再活一次,她也要向母亲撒娇。青岛老作家先留言说“很感动”,在听说《撒娇的老头》荣获该届华夏散文一等奖时,更赞叹“原来如此”。
这是一场富有生命力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物质科技高速发展的快节奏年代,连年轻人讲话的速度也变快了,所以更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精湛短文寓教于乐地教育下一代及更多的中国人乃至全地球人,必须孝老,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而中国古甲骨文和金文的“孝”字中早就蕴含着孝能量的双向作用:子驮老,老携子。

(附原文及网址:撒娇的老头/ 郭锡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孝行天下 ——读《撒娇的老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