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34237|回复: 11

西游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5 22: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外话——手上的这篇将近2w字的西藏游的日记是好朋友今年6月一路写下的。从西藏回来之后,交给了我,之后又不知道他去哪里J继续“闲云野鹤”了~~~我仅仅是做了文字和标点的勘误工作,然后一直在找相关的媒体,希望能完整地发出来,和大家共享。所以就投奔到这里了,今天先发出前四天的日记内容——

2006年6月21日
   背起行囊,我出发了,去追随自己的梦想,向心灵深处的向往迈进。下午3点16的火车从南通出发去南京,绿皮的、没空调、天很热,但心很静、有憧憬、有期盼,但不强烈,只是觉得接下来的旅程自己得一步步的走稳。父亲送我上车,关照了很多。火车缓缓开动,和父亲挥手告别,这让我想起朱自清笔下的《背影》,虽然此情此景非彼情彼景,但我想父子之间的感情交流是相通的,一样的不舍,一样的牵挂。暗自下定决心,这次旅行一定不能不自量力,一定要安全地回来。
这趟列车很慢,似乎和我的旅程很搭调,我不急于到达终点,路上的风景也同样令我着迷。刚出泰州站,邂逅暴雨,火车停在水塘边。当车上的乘客都在咒骂这突如其来的骤雨时,我却独自坐在窗边,看风起云涌,听雨打涟漪。很少有这样的机会看雨,也许是少见这样的大雨,也许是少有这样的心境,不过此时此刻,我很享受这次邂逅。火车继续开动,过了扬州站后,雨渐止,天色也暗淡下来,夕阳乍现,大雨后的夕阳格外诱人,有透彻的空气,也有漂亮的火烧云,再配上窗外朴素的乡间和老火车的慢速旅行,顿时一种轻松的心情在我身上弥漫开来,我想这是对我此次独自旅行的一种美好预示。
火车到了南京已经8点多了,先要把明天中午去西宁的火车票搞定,卖票小姑娘的一句:“没有硬座,只有站票和硬卧了,你要哪个?”把我着实“捧”了一把,心想:真抬举我,站着去西宁,我身体能来了吗?买了卧铺,但和自己的计划脱钩了,算了,谁叫计划赶不过变化呢!
明天要赶火车,还是早点歇息为好,第一天的旅程也在世界杯小组赛的硝烟中结束了……



2006年6月22日
  虽然昨天就离开家到南京来,我却一直倔强的认为我的旅程是从南京开始的。很早就醒了,有点兴奋,也有点不安,兴奋于即将开始的旅程,不安于将要面对太多的不确定。
中午南京的老同学设宴,说是给我饯行,匆匆的吃完,离开车时间却所剩无几,只能打车过去,可火车却晚点了20分钟。朋友们送我上车,相约回来的时候再给我接风。谈笑、话别、挥手、启动,我开始离开我所熟悉的土地,一步步向未知的远方前行。
这趟上海开西宁的火车一路经过之地绝对可以称为人文荟萃了,七大古都它要经过四个。火车到了10点就开始进入夜间行车,卧铺车厢的灯也熄了,但我坚持要11点半过了洛阳以后再去睡觉,也许是大唐情结作祟吧……


2006年6月23日
大概清晨4点半达到西安,我也就迷迷糊糊地醒了,接着一直处于半睡眠状态了。就这样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想着还是干脆起床舒服些。从窗外的广告上可以看出宝鸡到了,但车还是继续前行了近两个小时后才到达宝鸡站。出了宝鸡就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关”了,再往西走就是塞外。可出乎我的意料,这里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关外那种一马平川的景象,山却多了起来,列车也第一次进了隧道,并大多时间里穿行在长长短短的隧道间。这里的山让我困惑,想象中西北的山应该是不长“毛”的荒山,但这里却仍然郁郁葱葱,是花岗岩质地的山,偶尔还能看到些喀斯特地貌。清晨云雾缭绕于山间,让我错觉仍然身处东南沿海的丘陵。黄河穿行于群山间,但没有想象中的汹涌,养眼的绿色小草间或地生长在枯水期萎缩了的河床上。河边的农家还长了一片向日葵,这里的向日葵并没有我们家乡的那样高大挺拔,只及腰齐,但也坚强地顶着硕大的花儿。我想这里的农民定不晓得谁是陶渊明,更没听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但却拥有同样的恬静和释然。
出了天水,果然“不出所望”,西部的红山赤水出现了。先前山上多少长些不知名的草,开着紫蓝色的花儿,可现在,甘肃的山似乎是真的“一毛不拔”了。但山体并不缺少色彩,有被阳光灼晒出的灰白色,有一些红土的本色,也有一些不知原因形成的青膏色。山体遍布着水土流失的痕迹,山下的黄河缓慢地而庸懒地流淌。甘肃民居也是这样的色调,大多就地取材,是土房子,外面再糊上一圈土围墙,也就有了土院子,长期的风浊雨淋,墙体早已斑驳,本就不高的围墙完全失去了保家的作用,也许这家根本就无物可保,这段矮矮的墙体只是把天地分成了家里家外而已。
进了青海天似乎变得特别蓝,在海石湾到西宁的路上不再荒凉,火车一直行进在绿洲里。确实是地域差异太大,在我们家里5月就开的油菜花,这里才零星的开放。我们的小麦也早就收割换种水稻了,而这里的小麦也才刚刚结穗。这里的大棚也与我们不同,农民都是用泥巴糊起四壁,上面盖上结杆,似乎阳光不足的样子,也不知道是怎样长出的蔬菜。
到西宁的时候,已经晚上6点多了,车子晚点了一些。西宁的市区略显陈旧,一个省会城市可能还比不上苏南的一些县级城市。打了辆车,直接叫司机送我到一家有青海特色的餐馆,他载我到了大众街上的东乡万华手抓大王。点了一斤白条手抓羊肉,一碗面片,还有一碗我问了5遍也没听明白叫什么的茶。西宁的羊肉确实名不虚传,没有一点点的羊膻味,白条的做法更显它肉质的香嫩。面片很类似于我们这里能够看到的刀削面,但做工更加精细,也更有嚼劲。一顿狼吞虎咽后觉得时间尚早,离开车还有两个小时,就去上网,出乎意料的是坐在我身边的居然是个喇嘛,正在看他的藏文网页,呵呵,真是失敬了。
由于经度的原因,西宁的天要到晚上9点才能真正的黑下来。坐上去格尔木的N903次列车,驶出西宁市区后,我感受到了这次旅程第一次强烈的视觉冲击。当我把脑袋伸出窗口时,我惊讶于自己的所见。繁星满天,怎么形容呢?难以确切的给个比喻。就像是黑色的丝绒布上散满了硕大眩目的钻石。这种景象在我生长的沿海城市里是不能想象的,从来没有意识到身边会有这么多的星星,在这里它们是那么多,那么大。极力分辨着自己认识的一些星座,但似乎是徒劳无功,因为这里的星星要比星象图上的多而密集。
在这样的兴奋中入睡,期待着旅途中的下次视觉盛宴……


2006年6月24日
火车上总是睡不好,特别是到站的时候,我似乎有这样的一个毛病,每次到站,火车停下后自己一定会醒,只有等火车重新开动,听到有节奏的咯哒声后才能再次入睡。仍然起得很早,天也只是刚刚擦亮,一个人坐在靠窗边的凳子上向外张望,一座雪山突然撞入视野,第一次看到雪山,莫名的兴奋,早就想看雪山了,终于如愿,虽然离我很远,虽然光线并不理想,但着实让我兴奋了起来。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是应接不暇的半个小时,雪山、草原、戈壁、沙丘、盐碱地和高山湖泊在短短的半个小时里,一个接一个地冲击我的视觉神经。火车进入了柴达木盆地,虽然是进了戈壁,但也不乏看点,快到格尔木的时候可以看到盐湖,晶莹剔透的盐花绽放于铁路沿线,绝美的自然景象。
在车上遇到个在拉萨当兵的空军,彼此攀谈了一会儿相约一起坐车去拉萨。到格尔木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这里的日照果然强烈,不愧是中国除了西藏外,第二大强辐射区。刚出火车站就有不少中年妇女涌上来兜售氧气袋和葡萄糖,气氛被她们搞得很紧张的样子。在汽车站门口以170块的价钱搭上了去拉萨的卧铺汽车,司机看上去人不错,2个都是四川人。从他们那里得知,现在可可西里一般都可以看到藏羚羊。塞给他们一包烟,请求他们在看到藏羚羊的时候可以让我下车拍些照片。
开始了汽车旅行,就不得不说说高原反应的事情。下午翻过昆仑山口,进入可可西里以后算是真正踏上了青藏高原,海拔也要上升到4千米以上,特别是半夜要翻越唐古拉山口,那里的海拔达到了5231米,一般第一次到高原的人在那里都会有比较强烈的高原反应。这些我早就有所耳闻了,但我对付高反有自己的一招,我相信我可以平安的度过这个过程。
汽车开出格尔木市区,眼球的盛宴也拉开了帷幕,青藏公路的风景果真是名不虚传的。一路行驶在或远或近、或大或小的雪山之间,似乎自己已经进入了仙界,虽然雪山不如五岳的奇秀,但她所拥有的圣洁气质是一般的山川难以比拟的。开出3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西大滩,一般的客车在这里是要停车吃饭的,因为再往前开就要翻越昆仑山进入了可可西里了。可我却没有心思去吃饭,因为在我们身边横卧着昆仑山脉的玉珠峰。她是如此的接近凡间,我可以清晰的看到她的每一寸肌肤;但她又是如此的超凡,让我不敢接近她的身躯。我可以看到她身上发育完全的永久性冰川,巨大的冰舌劈山开石,涌下山崖。不停地按下快门,希望这刻的感受能够成为永久的记忆。
汽车继续前行,接下来的路一直处于攀升的态势,我想我们该上昆仑山了。我也开始了我的抗高反行动。高原反应归根到底就是由于高原空气含氧量比较低,引起脑部缺氧所致。我的办法主要有三点:1、尽量保持躺姿,把脚部抬高,这样可以让下肢的血液尽快流回心脏;2、在即将进入山口前不要进食,可以提前吃一些巧克力类的高热量食品,这样可以尽量减少消化道对血液的需求,就可以把更多的血液供给于脑部;3、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至少我验证过我这三点是很有效的,我在高原的这些天都没有发生什么高原反应。
过了4767米的昆仑山口就进入了可可西里,在我记忆里对于这片土地的第一印象来自影片《可可西里》,一直感觉这里是偷猎者与反偷猎者进行博弈的不宁之地,但当我真正来到这里时,还是被她的宁静所打动。这里的天、这里的云、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草,无处不透着宁静。天自然是透彻的蓝,比青海的天更加的洁净,似乎离我只有咫尺之遥。云则是白得可爱,没有半点的污浊,由于地处高原,云压得很低,远远的可以看到所有的云都是有平底锅式的底部和峰峦叠嶂似的顶部,似乎每一片云彩都是天界的山峰,和远处的雪山相映成彰。山又要分为远处的雪山和近处的草山了,雪山自然是矗立天边,不可一视的孤傲,而近处的草山则被青色的草儿点缀得可爱,极舒缓的坡度,让人很有亲近的冲动。水则是透着灵秀,因为这里的每一片水都不甘愿做一滩平凡的水泊,大片的湖泊拥有自己的靓丽色彩,而再小的水洼也要努力让自己渲染天空的颜色,楚玛尔河则挟持着一路的红土,把自己变成一条淌着“血液”的河流。草是这里的主角,一眼看去绿色永远是主旋律,但我爱这里草的不单是美丽,更是它的顽强。青藏铁路勘探的时候曾经在这里铲掉一块草皮,当人们5年后再来这里的时候,这里仍然是一块沙地,可见这里自然条件的严酷,不得不对这些小小的植物肃然起敬了。
来可可西里最想看到的是什么?自然是藏羚羊了。自从一开始进入可可西里保护区我就始终保持着警惕,生怕这些胆怯的小生灵会从眼前悄悄地遛走,但我却始终没有这个运气看到它们的身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我想我是没有这份幸运了。但当车过了楚玛尔河后,司机提醒我们在车的左前方有两只藏羚羊在路边吃草,全车的人都开始兴奋的寻找这两个生灵的踪迹。终于看到了!看到它们仍然很自在地享用自己的美餐,并不在意不远处飞驰而过的汽车,很开心的看到这种自然与人类和谐并存的场景。在下午7点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有30来只藏羚羊的羊群,司机在乘客的呼声中把车停在了路边,我第一个冲下了车,在青藏公路上一路小跑,翻到对面路基的下面去拍照,全然忘记了这是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幸好,没有引起什么不良的反应。
可可西里的天黑得很晚,都要到10点才能完全的进入黑夜。晚上,看不到更多的景色了,只有细细地看天。感谢可可西里,让我第一次看到了书本上所描述的场景“夏天的晚上,有一条白丝缎般的银河横跨整片天空”。我想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看到了我一直想看但始终看不到的景象。
在汽车的颠簸中,我迷迷糊糊地入睡了……
发表于 2006-11-16 15: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向往的西行。

如果能配上作者的图片,就更具有直观效果了。

欢迎新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21: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发出25号和26号的日记,我觉得这两天的日记是他写得最精彩的,笔墨是淡淡的,因为游者的心是平静而淡定的,但是字里行间的整体氛围感觉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致爱之情,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


2006年6月25日
在车上,我始终不能完全入眠,感觉车停了下来,原来车坏了,听司机说是皮带断了,幸好车不是坏在半路上,至少来到了一个叫安多的地方。现在是凌晨两点,这个时候已经翻过了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了。
接下来的一路,车子总是开开停停,有时还伴随着浓重的线路塑料外壳烧焦的呛鼻气味。5点半以后就再也无法入睡了,看着窗外的星空,西藏的星空。从天边的启明星我可以判断出东方。不久以后,太阳将从那里升起,想想能在青藏高原看日出,也算是一种不寻常的经历了。高原的早晨来得特别晚,之前在家熬夜看世界杯,一般到了4点天就开始透亮了,但在这里要到早晨7点,天边才能泛白。天色渐亮,我终于可以看清车外的景色了,原来我们一直行进在无尽的藏北大草原上。天色尚早,但草原上的牧民已经赶着自家的牦牛、藏羊出来放牧了。路边水沟里的冰还没有融化,可想地处高原的这里气候是怎样的恶劣。接着出现的又是盛景,太阳即将跃出地平线前,红霞满天,而天边的山却只能被身后的阳光勾勒出一段深深的剪影。眼前的景色绝非人间之物,我想也只有在西藏,在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才能得到上天如此的垂青。
上午八点到了那曲县城,但车子又在出城的路上抛锚了。乘客纷纷开始抱怨,而我却很享受这份很难得的停车时光,因为车外的景色很迷人。连接天边的藏北羌唐草原这时才是春天,并不高的牧草显出漂亮的嫩绿色,草原上牦牛点点,早起放牧的藏族小姑娘似乎仍然睡意浓浓,任由牛儿尽自享用着青草大餐,自己却一头倒在草地上继续做还没有做完的美梦,身边的保温瓶里装的应该是酥油茶。青藏公路则穿过这片无边际的草原与远处的蓝天相接,真不愧这“天路”的名号,忽然有一种很想在草原上野营的冲动。只不过,汽车又开始了在高原的蜗牛式爬行,我是不介意的,反正一个人的旅行,时间上是很充裕的。另外,路上的风景确实太美了,不妨静下浮躁的心,慢慢的品尝一路的精彩。中午到了当雄县,这里是前往拉萨的最后一站了,在饭店里吃饭,对面桌子坐着4个藏族少女,其中一个感觉很像是尼泊尔姑娘,瞬间感觉我是真正身处西藏了,多年的梦想真的实现了。
下午3点多,汽车终于进了拉萨,可是一直行进在郊区,似乎越接近终点越是感觉时间过得缓慢。3点45分,车到了,我终于踏上了拉萨的土地,至此,我已经在路上颠簸了75个小时。赶紧钻进出租车,就想找个地方好好洗个澡,睡个好觉了。拉萨的出租车有点霸道,无论远近,在市区内上车一律10元。司机拉着我从拉萨的城西到城东,一个路口的回眸,是时光的定格,布达拉宫出现在路的尽头,它是西藏的代表,在我心中也一直是追逐的坐标。几百年来在那里有太多太多的辉煌和没落,太多太多的神话和现实,太多太多的计略和阴谋,这一切都汇聚在一座宫殿里,终使它成为神圣、神秘、神话、神奇的集合体,但一切都脱不出一个神字。很快的,它又随着汽车的开动而离开了视野,但第一眼的邂逅,留做一生的记忆。
司机拉我到了“日光宾馆”,看上去规模还可以,至少有自己的停车场,但下车的时候,司机按了下喇叭,并对里面使了个眼色,也可能是在异乡,人的警惕性会比较高,我认为这其中肯定有鬼!而且我总认为这里离布达拉宫太远,所以一开始就对这里印象不太好。果真一问,单人间要110元/天,还没空调,看了房间,感觉不太满意,想和前台还个价,其实我也没太心黑,心理价位也就100元/天,可那小妮子竟不依不饶,硬是不肯降价。拉倒,这么多不爽的地方,谁还住这儿啊,爷我走了!一路往北,不远看到一家友谊宾馆,门面是不大的,不管了,反正进去问问又不会怎样!这里没有单人间,标间开价就只有100元/天,有空调有热水,看过房,还是不错的,性价比比较高,下楼试着和前台还价,没想到很轻松的就以90元/天拿下了,想想还真要谢谢日光宾馆的小姐,要不是她心狠,我还真到不了这里,呵呵。本来是要好好休息的,想想路上70多小时,才睡了不到12个小时,身体一定是透支的,但来到这里,我一点都没有感觉劳顿,拿起照相机,我们上街去!
虽然接近5点了,可这里实际和我们沿海有差不多2个小时的时差,太阳仍然很烈。走在拉萨的街上,如果不是随处可见的中文,我宁愿相信这里是尼泊尔或是印度的街头。即使是在最繁华的北京路上,沿路的房子一般都没有超过三层的,一律的白色墙壁,每个窗沿上都会飘着漂亮的各色布片,不知道是为了美观还是宗教信仰。像欧洲人家一样,沿街很多窗台上种着各种的花儿。路上三轮车很多,都是藏族小伙子用来载客的,一律的青色,轮子上挂着很多小铃铛,骑行的时候发出很好听的叮当声,绝不会听到三轮车的喇叭声,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喇叭,人多时,三轮车夫用口哨来提醒前面的行人。路上看到最多的还是喇嘛,光光一个拉萨市区,就有好几万的僧人,我想这样的比例在全国城市里应该是首屈一指的。
不知不觉的,顺着北京东路就走到了布达拉宫广场。这次是从正面看它,要比下午背面的感觉更加雄伟,依山而建,拾级而上,是宗教的巅峰,是权利的极点,在这一方有限的宫闱里却承载着无限的信仰和愿望。沿着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游走,看到无数的藏民顺时针绕着红山转山,他们手里握着经轮,有的手里牵着小狗,最搞笑的是一个藏族中年妇女牵着一条吉娃娃,原来,西方文明也从各个方面溶入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这里的天很怪,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现在却蒙上了厚厚的云层。看来现在拍照的条件并不理想,所以我今天也只是在周边选了几个比较好的摄影地点,准备改日天气好了再过来拍照。漫无目的地沿马路走着,走在拉萨现代化的另一条路上,很难把它与古老的西藏联系在一起。拉萨不大,很快的就走到一个像是集市的地方,很热闹,路边摊的老板和内地的一样热情地招呼着客人,不同的是,老外似乎比中国人还要多。前面是个广场的样子,聚集了很多人,藏民、喇嘛、游客都集中在这里。我想前面应该就是大昭寺了,这里在藏民心目中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果然,前面就是供奉着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的大昭寺了。现在是傍晚,上万的藏民和喇嘛延续着千百年来的传统,按顺时针绕着大昭寺旋转,他们相信每转一圈,就是他们功德的一次积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除了震撼,更多的应该是感动。已经不早了,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生计问题,说实话,一个人旅行什么都好,最不好的就是不知道吃什么,还好,大昭寺广场边有一家德客士,有些自嘲,来西藏居然吃洋快餐,但自嘲归自嘲,还是吃这个比较便捷,今天确实累了,想早些回去休息。
回到宾馆,发现自己的太阳镜居然丢了,我想应该是在大昭寺前给乞丐钱时不小心弄没的,很可惜,为了来高原而买的眼镜,居然来的第一天就不见了。呵呵,算了,不想不开心的,明天还要起早去布达拉宫,还是早点睡觉吧……


2006年6月26日
  来西藏前就已经听说,进布达拉宫每天是有人数限制的,要是来拉萨进不了布达拉宫岂不是很郁闷的一件事情,所以今天很早就起来了。出了宾馆,跳上辆三轮车,在车轱辘叮叮当当声中,享受我的第一个拉萨早晨!到布达拉宫的时候刚好9点,赶紧跑到售票处排队,看到墙上挂着《预售门票须知》,原来还要先凭身份证领取购票凭证,根据凭证上的购票时间再来购买正式门票。还好,算早的,我是今天的第51号散客,可我的换购门票时间却已经排到了12点!没办法,布达拉宫的这一做法也是为了保护世界遗产,我们要理解。
走出大门,去哪里呢,还有近3个小时,算了,去对面的药王山转转吧。走到山脚,看到有一个路牌,原来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鲁普岩寺”。这是1300多年前松赞干布建造的,心想在去布达拉宫前可以提前预习一下藏传佛教也未免不是件好事情。走进庙门,看到“请主动购票”的牌子,可售票处却大门紧闭,看来这20块是省下来了。这座庙并不大,依山而建,分上中下三层,并不奢华,没有太多的朝奉者,连驻寺喇嘛也少得可怜,随便转了转,似乎看点并不多,唯一感觉奇怪的是,庙里最多的是钞票,佛像前堆满了纸币,有些纸币甚至夹在佛像的指间。我们看来似乎有些亵渎神灵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却是件值得荣耀的功绩。鲁普岩寺下有两个工匠正在雕刻玛尼石,本想给他们留个影,可他们似乎并不愿意,还是入乡随俗,罢了罢了。
走出鲁普岩寺,在布达拉宫广场上闲逛,忽然想起了同学的嘱托,要我给他们寄明信片,正好附近有个邮政所,乘这个空,给他们圆了念想吧。出来的时候已经快11点半了,售票员说可以提前半小时去换购门票,还不赶紧,小跑着往布达拉宫赶!
门票100元,其实还好,但门票本身做工似乎太粗糙了一些。管不了许多,抓紧时间爬山去。在我印象中布达拉宫应该是国内文化含量仅次于故宫的一处宫殿建筑,所以我要尽可能多的流连于此。拾级而上,抬头可以看到巍峨的宫殿盘踞在红山的顶端,几只雄鹰翱翔于宫殿的一隅之上,平添几分神秘的色彩!其实山并不高,也就几十米的样子,但始终感觉布达拉宫离我是那样遥远,我想这样的感觉不单单用空间就能解释的,而是混杂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文化因素在里面。虽然我与她现在近在咫尺,但我与她鼎盛时代却已相隔数百年,我们所奉行的文化宗旨又是不同源的。但这些却正是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来一睹她的芳容。现在的布达拉宫还在维修中,不能从正门进入,得在西门开始从侧面爬山,通过背面穿过红山,再从东面进入宫殿。从宫殿外看布达拉宫是宏伟的,不论是从它的地势或是体量上,都给人一种遥遥在上的气势,但进入宫殿后就发现这种摄人的气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感。当走进神秘大门以后,一切就像是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秘境,有一丝丝的熟识,但又是另一种表现形式。在这里一切都是与众不同的,也许我这里所指的“众”只是我们所经常接触到的汉文化吧,而在藏人眼里,这里的一切也必是熟悉的吧!这里和我们所看到的所有佛教寺院一样,守门的同样是四大金刚,但汉文化体系中的他们大多都是化身人形的塑像,而这里则是面目狰狞的壁画。古老幽暗的壁画,渗透的是时光,透射的是历史,表达的是文化,呈现的是记忆。继续向里,空间变得局促起来,光线也越发阴暗,空气里弥漫着越来越浓的酥油味道。穿行于巨大古老宫殿中的各个殿堂中,感觉游弋于异域文化的海洋之中。流连于巨大坛城的奢华;难忘于各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庄严;体会着古老的佛教传说;思考着先哲的不灭思想。看到的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听到的是从来没有耳闻的故事,是视听的大餐,更是心灵的饕餮。
关于太多宗教的东西,在这里我也不想说什么,说多了难免有造次之嫌,还是亲临这里,如果有缘的话,还可以得到喇嘛的指点。再说些这里的趣事好了。第一个,在藏族寺庙里是看不到人烧香的,但藏民进庙时都会带来一块酥油,在每个佛像前都有着长明酥油灯,藏民来到这里为每一盏酥油灯添酥油,这就算是一种供奉了。第二个,在这里捐钱讲究数额,一定要1、3、5、6、9打头的数额,如果没有零钱还可以找零,最奇怪的是,找零的不是喇嘛或工作人员,而是你自己,自己把钱放进去,再从盛满钱的钵里取回自己应得的找零,一切由心,菩萨看着呢!第三个,这里的经书不是用来看的,更多是放进了经桶里或是束之高阁,人们转一圈经桶就相当读了一遍经书,或是穿过高阁下的通道也就读了一遍。第四个,我们熟识的108罗汉,到了西藏就只有106罗汉了,少了的2个可是我们所熟悉的唐僧和济公,看来他们在西藏还是没什么地位的,呵呵。跟着一个陕西旅游团看了一路新鲜,听了一路精彩,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出口。很想再回去看看,但心想神明的东西,还是不要太清晰的好,就此作罢,离开了布达拉宫。
出来已经靠两点半了,才发现自己没有吃午饭,还好不是很饿,直接去小昭寺看看吧!旅游指南上说小昭寺是个鸡肋景点,不管了,鸡肋也有味啊,呵呵。拉萨市区不大,正好可以走走。其实小昭寺的具体位置我并不知道,只是走在北京路上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昭寺路的指示牌,很自然的,小昭寺应该就在小昭寺路上了吧。当离开喧嚣的北京中路走上小昭寺路上时,可以感觉到这里似乎更加的“西藏”些。路上很少有游客,绝大多数是藏民,摊贩把本来就不宽的路又占去一半,汽车完全不可以通过,摊贩售卖着各种香料、清真牛肉、不知名的蔬菜。天很蓝,云很白,风马旗漂动在每一栋房子的顶端,感觉出奇的舒服。
小昭寺果然坐落在小昭寺路上,只是门面一点也不起眼,我甚至走过了一段,并将信将疑地直到看到门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昭寺”的石碑才确定下来。这里的游客的确很少,一般的旅游团队也没有把它列入参观日程,以至于这里的售票亭也是形同虚设了。径直走了进去,并没有人阻拦,十几个藏民在小昭寺门前的玄厅里磕着长头,和我们不一样的是,他们似乎并不“严肃”,磕磕歇歇,有时好像还在聊着家常,有说有笑。我想这才是真正的信仰吧,他们已经把朝拜看作了生活中的一件每天必做的事情,并不需要特别做作,一切都显得自然,这才是精神层面上的更高境界吧。走进小昭寺的庙堂里,首先是个大殿,被柱子很自然的分割出回廊和内堂,内堂里供奉着佛祖,佛像下面则摆放着整齐的垫子,我想应该是喇嘛念经时所用的。一个中年喇嘛示意我顺时针沿回廊参观,在参观寺庙或转经的时候绝对不可以逆时针,这是藏传佛教的禁忌,更是一种大不敬。顺着回廊走到大殿的后部,这里居然还有一个内室,和昏暗的大殿相比,里面真可以说是金碧辉煌了,内室的门口聚集着不少人,每人手里都拿着哈达,神情凝重、若有所思,一个一个按顺序走进内室,看上去好像是在举行什么仪式。正当我作为外人旁观的时候,一位喇嘛走来,示意让我也进去,于是我就很傻的,两手空空的跟着前面的信徒,走进内室,最中间供奉的是主佛,周围四壁则是众多的护法佛,前面的信徒很虔诚的把哈达敬献给佛祖,然后顺时针绕行于内室,当走到佛祖的侧面时,信徒伸手触碰佛祖的衣物,并拿额头贴靠佛祖盘坐着的膝盖,口中念念有词。后来知道,这尊主佛应该是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是吐蕃时期尼泊尔尺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带进藏的,在藏传佛教的地位是非常的显赫。走出大殿沿庙墙向后走,原来庙的南、西、北三面摆放的都是经桶,红墙金顶下,我一个人一个一个的摇动着经桶,感受着藏传佛教带来的心灵告慰。走出小昭寺前,看到一个喇嘛坐在廊下,凭空画着类似油画的一种画,画的是一位藏族少女,用的是藏族特有的颜料,沿袭的是一种技艺,传承的是一种文化。
离开小昭寺的时候才3点多,由于时差,这里实际才是近2点的光景,本来想放到明天参观的大昭寺,还是抓紧时间今天结束了吧。
前一天就来过大昭寺,第一次来就爱上了这里,不单单是因为它是整个藏区地位最崇高的寺庙,更加钟情于这里的人文环境。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虔诚的藏民,也可以看到猎奇的老外;有行色匆匆的朝圣者,也有怡然自得的驴人;聚集了全藏最原始的手工艺品,也会聚了当今最高科技的数码产品。这里无论是人还是物都充满了极大的差异,甚至可以把这样的差异看成是一种矛盾,但所有的矛盾都恰如其分的共存着,似乎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会感觉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走进大昭寺,是熟悉的藏式建筑,夸张的色彩对比,神秘幽暗的庙堂,熟识的场景,不一样的感觉。一个外国女人,靠在二楼的回廊上静静地阅读着什么,看得出她很享受这样的下午。一个人很随意的在大昭寺里走着,没有时间概念的游走于每一层的每一个房间,不知怎么的来到了大昭寺的房顶上,在这里可以近距离的看到大昭寺的招牌——金顶。但实际上金顶是传统汉文化体系中的建筑风格,而碉楼则是西藏特有的,这两种独特的建筑体系在千年前融合在一起,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藏族寺庙的建筑风格,并保留至今。而大昭寺的金顶则是全藏寺庙里最宏大,最壮观的。正值黄昏,夕阳低射,金顶此时更加的金光灿烂了,加之背景纯净的蓝天与无瑕的白云,如临西方极乐净土的错觉。站在大昭寺的屋顶上,可以眺望西边的布达拉宫,两座西藏历史积淀最为丰富的建筑交相辉映。正当我沉醉于这样的佛国晚霞时,被划破长空的吆喝所打断,寻声而见一群藏族男男女女站在不远处的屋顶上,排成一条直线,手里拿着石杵,一边唱着藏族式样的劳动号子一边踏着整齐的步子向前或向后跺步,并用石杵敲击脚前的地面。以前从电视里见过这样的场景,这是在修葺屋顶,这样可以把屋顶上的封土夯实,雨水自然就不容易渗入了,没想到这次来拉萨,我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劳动场面,确实是个意外的惊喜。他们的“劳动号子”和我们这里的不一样,虽然我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很类似我们的山歌,时而男女对唱,时而一起合唱,我想一定是在歌颂爱情。他们的脚步整齐划一,就像是一种舞步,再配上美妙的歌声和石杵撞击屋顶的声音,不像是在劳动,反而是在娱乐了。而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也的确享受这样的劳作,甚至可以把这个过程看成是另一种形式的party,这也是藏族人特有的乐天精神所造就的。走下大昭寺的屋顶,走进主殿,顿时感到脚下有一种粘粘的感觉,这是千百年来,朝圣者撒下的酥油而产生的,让人一走进这里就不由的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感。穿过长长的过道,仍然是昏暗的光线和熟悉的酥油味道,一切的一切都营造着神秘的气氛,和小昭寺一样,在大殿的边上也有灯火通明的洞穴,而这里不是一个,而是十几个,其中最大的那个里面供奉着藏传佛教里最崇高的一尊佛像——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这是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一千多年来就供奉在大昭寺内,这尊法力无边的造像也成就了大昭寺在藏传佛教里的地位,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西藏的面孔的话,大昭寺则是眼睛,大昭寺里有西藏的灵魂。”很可惜的是,这些供着佛祖的洞穴,都被粗粗的铁链锁了起来,只能远观了,听说每天的上午,大批藏民朝觐的时候这里是打开的,看来这次是不巧了点。跟在一个外国团后面似懂非懂地听了一遍英文讲解,还好来之前是做了功课的,关于大昭寺的来历以及这里发生的种种故事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所以也就没必要听导游的喋喋不休了。
  结束了大昭寺的游览已经很晚了,忽然想起自己还没有吃中饭,还是去德客士吧,点了两份套餐,算补了中午的。
  从大昭寺回宾馆肯定是要走八角街的,这是一条绕大昭寺的环行街道,街边是兜售藏族手工艺品的摊贩,商品是有真有假,良莠不齐的,价格也是有高有低,宰你没商量。我最喜欢这里的不是这些,而是可以与转寺的藏民一起同路,感受他们内心深处对信仰的膜拜,感悟他们所向往的人生历程。
  晚上肚子又饿了,找出带来的饼干,发现饼干的包装鼓得像个猪头,想想也是有原因的,西藏的气压要比平原低很多,平原包装的饼干到这里倒成了局部的高压了,所以就“肿”成那样了。还有就是今天军刀丢了,可能是回来前去网吧的时候不小心从裤兜里滑落的吧。
  不早了,还是早点睡吧,明天还有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5: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图片,因为考虑到某些原因,所以我想在图片上做好水印再发出来,请谅解。
会尽快发出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00: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企图一下子多发几张照片,但是貌似是失败了
所以就暂时先发一张布达拉宫的照片
请编辑达人过目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6 1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27日
   昏昏沉沉中醒来,外面很暗,是在下雨了。在房间里看着电视,希望雨能早点停,还好,今天要去的地方比较少,时间还宽裕。到了中午,雨还不见止,但慢慢的小了下来,背起背包出发了!
   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也就相当于避暑山庄,始建于18世纪中叶七世达赖喇嘛时期,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好、古迹最多的园林,现也被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从宾馆打车10块就到了,下车的时候还在下着雨,没有雨具,只能冒雨参观。这里显得很冷清,没有什么游人,偶尔可以看到一些藏族人。罗布林卡的面积很大,所谓的园林和江南的园林实在是大相径庭,在这里看到最多的就是树木,数量最多的则是白杨,一种树冠不大但却可以长得很高的树木,走在这里就像是走在树林里,偶尔可以看到些散落的藏式院落,沿路并没有指路牌,所以只能凭借方向感来判断路线了。走得很累,还在下雨,并没有太多值得看的,心里暗暗为这60元的门票叫不值。也就是在我想离开这里的时候,还是心有不甘,再转转吧。没想到惊喜也就是在这时候出现了。沿着墙走着走着就来到一座宫门前,这里好像没有来过,门口的牌子上写着“达赖夏宫”,很传统的藏式大门,有夸张色彩和眩目的金顶,两条手臂粗的彩色麻花绳套在门闩上。视线透过大门,里面的景色并不是西藏所能常见的,一条小径穿过翠绿的竹子,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走进夏宫,这才感觉是到了园林,相比于亭台楼阁出众的江南园林来说,这里更注重的是花草林木。现在在我们内地正是夏天,而在西藏,还是春天,所以整个夏宫里盛开着无数不知名的花儿,加上古树参天,绿草成茵,给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这时候太阳也出来了,偶尔下一些太阳雨,独自漫步在藏式的楼台亭榭间,很闲散,难得的闲散心情,我想这份闲散心情要比旅程更加难得。只是太阳确实太强烈了,晒得我脖子后部实在受不了,一种灼烧感。一座宫殿掩映在绿树背后,看这样的规制,应该是达赖喇嘛在这里的寝宫。走进宫殿,和传统风格的外表不一样的是现代化的内饰,这里有沙发、有淋浴、有抽水马桶,不再是昏暗神秘,换以明亮敞快。想象当年达赖喇嘛在这里的生活,想来也是惬意自得的。
   离开罗布林卡,走不多远就来到了西藏博物馆,门票25元,买票时售票员问我有没有学生证,看来我还是长得比较显嫩的嘛。走进博物馆,工作人员递上免费的解说器,在其他景点,这个似乎还没见过免费的。西藏博物馆很现代,把西藏的文化、宗教、历史、地理做了系统的梳理,大量的文献和实物资料让我可以全方位的了解西藏。我感觉来西藏最好还是先到西藏博物馆,这样可以对西藏有个最基本的了解,在以后的游览中,对于一些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就更加好理解些了。
   在博物馆的时间过得很快,可能是内容丰富的原因,虽然已经快速到草草的地步了,但看完的时候已经不早了。本来计划在拉萨要待到7月1号的,可今天拉萨差不多就游览结束了,时间还有些富裕,所以想去拉萨周边去转转。我想去报两个团,虽然有背自己的初衷,但为了节约成本,只能就范了。
   东西穿过整个拉萨市区,到大昭寺广场的边的西藏电信旅行社花了620块,报了两个团,一个是林芝2日游,一个是纳木错2日游。
    回到宾馆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起早,7点就要去林芝了,还是早点休息吧……


6月28日
   一大早,6点多就起来了,今天是要退房的,7点还有车来接去林芝,时间上真有点紧张。匆匆收拾好东西,下楼的时候,服务员还睡着,前台的老板被我叫醒,真觉得不好意思,订了明天的房间,还随便和他聊了一会儿,旅行社的车就来了。
   上了车,发现我居然是最后一个,坐在最后一排,这应该是散客团,彼此之间并不说话,大概也就14个人的样子,导游姓侯,看上去很年轻,比我还小,我们都管他叫小侯。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好,一直在下着不小的雨,很担心今天的行程是否可以尽兴。小侯告诉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西藏的雨季,每天晚上到第二天的中午前都是会下雨的,到了中午肯定要放晴的。虽说天气可能对行程影响不大,但今天一天都会耗在汽车上,到达林芝八一镇的时候要到晚上了。
   路上走的是川藏公路,川藏公路享有“世界上风景最美的路”的美誉。果然名副其实,这一路,我们始终是走在高山峡谷中,身边流淌的是雅鲁藏布江的重要支流尼洋曲,而河流的两岸都是雄伟的巨山。河谷以上一般都是高山草甸,牦牛四散的吃着草儿。由于有雨,云雾缭绕于群山间,而云层却压得很低,流云轻轻扫过近处的草地,我们也就如同车行于仙境中了。车开了很久,放眼望去居然白茫茫的一片,小侯告诉我们,这是要翻米拉山口了,外面的白色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积雪,而是下过雨后,高原温度低加之山口附近的风大,把地面上的水珠凝结成冰晶才形成的。但这一点都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兴致,毕竟在6月看到这样的“雪景”还是第一次。汽车缓慢的爬坡,远远地看到前面有成片的经帆,那里应该就是米拉山口的最顶端了。果然,旅游车在这里停了下来,从路边的大理石碑上知道,这里的海拔是5013.25米。很意外,在这里遇到一位60岁左右的老者,他是1个月前,从成都沿川藏公路骑自行车到这里的,计划明天到达拉萨,很敬佩他的勇气,虽然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从来没有想象真正哪天我可以成行,对他我是又佩服又羡慕。在这里花了1块钱上了个厕所,这应该是我到过的最高的厕所了。十分钟的停留后,车子开始下行,路开始有些崎岖,身边就是悬崖,可以看到山下涓涓细流,但这里却是尼洋曲的源头,几百公里后就汇入雅鲁藏布江,滚滚东去了。等下了米拉山,车子又重新回到了峡谷中,车上有位83岁的老红军,给我们讲起了革命故事,车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到了我们今天要到的第一个景点“中流砥柱”。说是景点,其实就是一块耸立在尼洋曲中的巨岩,石头上刻着“中流砥柱”四个大字,这里也就有了相同的名称。这个景点并不需要门票,在川藏公路边就可以看到,由于这段河流的落差大,加之最近的雨季,河水就浩浩汤汤的从上游奔腾而下了,巨大的水流加上震耳的声响,还是让人感觉到很震撼的。匆匆的拍照留念后上车,后面的路还长着呢。车继续行驶在川藏公路上,下一个目标是巴松错。由于巴松错离川藏公路还有40多公里,车行至错高乡后,我们便离开川藏公路,朝着大山的更深处行进。林芝地区是中国三大林区之一,和西藏其他地方不同,这里气候湿润,海拔也只有2000多米,被赞誉为“高原小江南”。的确,这里与人们印象中的西藏是不一样的,放眼望去是无尽的绿色,周遭的山上长满了原始的杉木,经常可以看到瀑布从山间泄下,如果不知情的,肯定会把这里误认为是东南沿海的山区。很喜欢这里的河水,水并不深,但非常的宽,水中央还有一片片的草滩,放养的马儿或是牦牛很容易趟过河水走到草滩上去进食,河水轻缓的流淌,牛马安静的吃着草儿,如果车子可以停下该多好,我可以好好享受这份宁静。不知道走了多久,河水出现了两种颜色,一半黄色一半蓝色,一条河流非常清楚的分成了两部分,原来这股湛蓝的河水是从巴松错里流出的,看来我们离目的地不远了。之后我们都是沿着一条碧水前进,经过一座拦水坝时,人工地形成了一条蓝色瀑布,虽然落差不大,但水量惊人,加上难以置信的颜色,绝对是视觉的震撼了。下午3点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了我们今天旅程的重头戏“巴松措”。第一眼看到巴松措绝对会被它的颜色所征服,整片湖水平静如镜,诡异的蓝色,从没见过的蓝色,就像是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间。湖中央还有一座岛,由浮桥和岸边相连接,在岛的那头有一个废弃了的水葬台,还怪神秘的。走在浮桥上,可以看到通透的水中有许多的小鱼,能生长在这样的湖水中,我想也是它们的一种福分。来到岛上看到有一座喇嘛庙,居然进去还要穿鞋套,算了算了,懒了进去,倒是庙门前的木头人比较精彩,是一男一女,和当地人的生殖崇拜有关,呵呵。团友倒是有兴致,慢慢地参观寺庙,我也可以乘这光景在湖边多拍点照片,可惜的是我还没有怎么发挥天上居然落雨了,跑上旅游车,看团友们个个落汤鸡还是蛮有意思的。对了,这里还有一怪,就是这里的猪是放养的,全身漆黑,说是叫藏香猪,肉质非常鲜美又有一种异香,这猪还挺有意思,不要人喂食,都是自己去找吃的,母猪要生小猪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过半个月,就带着十几头小猪仔回家了,呵呵。车开出巴松错,下一个目的地就是我们今晚要住的地方“八一镇”了,它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这里由解放军建起,所以叫八一,另一种由来是这里藏汉人口比例是八比一。由于担心明天早上的天气,就把明天上午要去的一个景点“柏树园”挪到今天下午去了。当到达柏树园的时候已经晚上6点多了,据说里面有棵两千多年的古柏,是当今年纪最大的柏树了。进去一看感觉这里并没有什么可看的,和许多内地景点一样,人为的景观更甚天然,这是我不想在西藏看到的。
   结束一天的旅程,回到八一镇天也快黑了,我们住在丽江宾馆,很幸运的,由于3个新加坡女孩要住一起,我可以1个人睡1间房了。坐了一天车,人很累,躺在床上居然很快就睡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6 20: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西游有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00: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试图发了n次图片,未遂。
故,一张一张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00: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宁的白条羊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00: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戈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17 07:49 , Processed in 0.087194 second(s), 5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