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人生 发表于 2015-9-12 17:44:10

2015.9.11淮安区报选发抗战胜利70周年作品

重温抗日峥嵘史 更谱兴华壮丽篇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诗词作品选登


  英雄浩气永歌讴
  王震华

  风云突变山河碎,涂炭生灵殃九州。
  守土迎锋哀国破,保民杀敌报家仇。
  荒山含恨埋忠骨,流水有情悲白头。
  大义献身多壮烈,英雄浩气永歌讴。

  赢得千秋盛世和
  金志庚

  抗日峰火起大波,战士浴血惩妖魔。
  凯歌阵阵震寰宇,赢得千秋盛世和。

  暴行惨状史无前
  李开古(94岁,黄埔军校第17期学员)

  思潮溯旧忆烽烟,败寇东倭难尽言。
  蓄意屠城铁证在,暴行惨状史无前。

  国际主义战士松野觉
  董振安

  日俘松野觉终醒,加入同盟反战潮。
  喊话劝降张正道,开枪警告击倭枭。
  车桥战役雄风烈,泾口强攻壮志豪。
  浩气惊天神鬼泣,丰碑镌刻大名彪。

  胜利日献词
  蒋春明

  抗战凯歌七十年,英雄碑下献新篇。
  神州大地同圆梦,祭告忠魂慰祖先。
  安倍承传岸信介,扩军拜鬼又修宪。
  中华崛起震凶恶,世界和平担在肩。

  淮上抗战颂
  曹树春

  抗日挥戈气贯穹,军民敌忾建勋功。
  卢沟烽火遮天日,淮水狼烟亮剑锋。
  乡野排兵歼稔寇,城池布阵灭倭凶。
  同仇敌忾驱外侮,万众齐开射鬼弓。

  忆粟裕将军
  孙剑强

  日狼猖狂气嚣张,山河破碎国沦陷。
  砥柱中流新四军,骁勇善谋粟大将。
  运筹帷幄胜倭寇,出生入死赛关张,
  车桥战功千秋颂,青史留名万古扬。

  忆秦娥 胜倭同庆
  明 全

  传军令,长安街上红旗映。红旗映,阅兵仪式,万民高兴。战车方队人生敬,周年纪念全球应。全球应,抚今追昔,胜倭同庆。

  八声甘州 喋血黄土桥
  赵庆生

  忆淮安失陷数年间,几度雪霜寒。见南街轰炸,漕衙惨案,处处硝烟。触目惊心魂断,涧水北风寒。黄土家家哭,祭起魂幡。发展小刀帮会,遇倭军扫荡,怒火胸燃。仗长矛短斧,奋起护家园。霎时间,横尸田野,杀戮滋,喋血染残垣。风云跌宕忠魂在,换了人间。



三句半 赞车桥战役胜利 
 赵日超

  今天不把别的谈
  回想1944年车桥大战
  军民团结一心
  抗战

  在那1944年一、二月间
  苏北地区全面掀起反法西斯大战
  日本侵略者不甘失败
  挣扎

  为了打好车桥战役这一仗
  新四军调集5个团的兵力奋战
  叶飞将军一声吼
  开战

  经过一天两夜激战
  日本鬼子吓破了胆
  派人上门求和愿意交出
  枪弹

  气急败坏的日军急红了眼
  突围不得,求援无兵
  连续向外发出几枚
  信号弹

  “翁中之鳖”被歼一千三
  眼看侵华日军快要完蛋
  东台日军忙着上吊、切腹
  自杀

  华中抗战写新页
  载歌载舞庆大捷
  中华大地齐欢笑
  乐开颜

  车桥战役远去71年
  中国人民面貌变
  国富、民安、军事强
  换新天

中国,不是一个可以被欺侮的民族
徐祯霞


  曾经的9月3日,一个让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的日子,一个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的日子。一个让中华大地锣鼓喧天的日子,而在这个日子的背后有着多少的辛酸与悲壮,又有着多少的沉痛与惨烈,它又浸泡着怎样的血与泪,谁能想象?
  1945年的9月2日,日本正式向中国人民投降。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人们用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欢欣和喜悦。人们在笑中带哭,在哭中带笑,令人欢笑的是中国人民通过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让人哭泣的是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他们已经长眠于地下,再也看不到胜利的一幕了。这种胜利有多艰辛,这种胜利有多难得!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它是中国人民用鲜血换来的。它是中国人民用生命换来的,它是用漫长卓绝而旷日持久的14年抗战换来的。14年,每一个日日夜夜,中国人民始终绷紧了一根弦,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时时刻刻准备打击侵略者。
  14年多么沉重、多么惨烈,它是众志成城的14年,它是誓死如归的14年,它是舍身捍卫国土家园的14年。在这14年中,生命不再是生命,它是一团烈焰,这团火是愤怒的火,是不屈的火,是要把侵略者赶出国门的火。为了这个信念,中国人民拿出了钢铁一般的意志,同侵略者做了最顽强的浴血战斗。
  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妇女儿童老人都参与了战斗。他们用各种方法抗击日本侵略者,没有长枪、大炮,他们就自治手榴弹、地雷,没有强大的军事装备,他们就同敌人打游击。他们用各种方法同敌人周旋,将敌人打得晕头转向,闻风丧胆。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不屈向世界宣誓,中华民族绝不是一个可以被随意践踏的民族,中国也绝不是一个可以被铁蹄踏平的大国,中国人更不是东亚病夫,中国绝不容忍任何来犯之敌。
  为了不当亡国奴,多少中华儿女别家舍业,投身于抗日的洪流,他们有钱的捐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所有的人都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侵略者驱赶出中国的土地而作英勇卓绝的斗争。头可断,血可流,民族大义不可丢。他们用自己的义愤填膺和满腔愤怒捍卫着自己的家园,同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博斗。
  在大是大非民族大义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的刚烈,无人能及。那是一种民族自尊自强的血性,那是一种面对外强凌然不惧视死如归的情怀。多少中华儿女在死亡面前,意志比铁还硬,比钢还坚。一批中华儿女倒下去,又一批中华儿女站起来。他们相信,自己的血不会白流,中华民族一定会顽强地站起来。
  14年的浴血奋战,14年的生死博斗,让一个民族成了一只浴火的凤凰,涅槃重生。侵略向来是一条不归路,没有哪一个侵略者可以全身而退,他们在带给别人灾难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国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而这场非正义的战争,作为侵略者的一方,最终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送上历史的审判台。
  记住历史,记住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记住他们,才不会忘了自己的根,才不会忘了自己的本,然后知耻而后勇,做一个铁骨铮铮的中国人!

被忘却的一次战斗
孙应考


  73年了,笔者想起了16岁时,曾亲身经历而被忘却了的在钦工镇西孙村自卫队和日伪军的一次战斗。
  1942年春,日寇肆虐,狂轰滥炸,不断扫荡。在一个昏暗的夜晚,惊恐不安的人们刚刚进入梦乡,就被激烈的枪声惊醒,鬼子进村了。自卫队和鬼子打起来了,全村男女老少立刻进入临战状态,各自奔赴早已拟好位置,观察情况发展。
  抗战时期,钦工镇西孙村自卫队不畏强暴,敢打敢拼,是比较有名的。西孙人民也善于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因此,钦工周边乡村有的自卫队夜晚怕遭敌人偷袭常来我村暂住。当晚来我村暂住的有钦工镇自卫队,他们住在三层庄孙应昶家,丁澄乡自卫队住二层村孙应俊家。而那晚正是一股日伪军由涟水出发经夹滩渡废黄河奔袭钦工镇抢劫。由钦工镇三家村进至我村孙应昶门前,与钦工自卫队岗哨接头。孙应昶为掩护钦工自卫队,被日寇用刺刀活活刺死。
  西孙村自卫队在队长孙毓俊的指挥下迅速赶到北大汪西边,向距北大汪东边百余米处孙应昶家门前的敌人发起攻击,孙毓俊端着20响快慢机盒子枪,狠狠地打击敌人。
  日寇疯狂地扫射。而郎颜、韩庄、西支、大赵自卫队按联防约定均及时赶到,鸣枪参战。县大队二连也随后赶到。骄横的日寇在四面围攻中不得不夹着尾巴落荒而逃。这一仗,打出了西孙自卫队的威风。淮北乡的日、伪、匪、顽,没有不知道西孙自卫队的厉害,碰到西孙都绕着走。因此,直至抗日战争胜利,西孙再未受到日、伪、匪、顽侵扰。

抗战中的父亲
周振国讲述 汤礼春整理

  我的父亲原是武汉灯泡厂的一个炊事员,身材矮小,为人朴实谦和,言语不多。到他晚年时,我们才知道,他曾当过兵打过日本鬼子。
  父亲周伟(又名周国华),曾是黄埔军校五期学员。1937年抗战爆发后,父亲积极投身抗战,曾率部在豫西一带与日寇作战。
  父亲曾讲过多次在抗战时期出生入死的经历。
  有一次,他正骑在马背上指挥战斗,马突然趴下了。他跌倒在地,等他打个滚爬起来一看,原来是一颗炮弹穿过了马肚,就落在了附近,所幸那颗炮弹没有爆炸。还有一次,他正在一个山崖上指挥战斗,突然敌人的机枪向他扫射过来。他一避让,仰身跌下几十米的深沟。也巧,正好跌到一个不知谁散落在地上的背包上,又捡了条命。
  有一天,父亲和队伍在一个小村子里小憩,他觉得口渴了,正要去旁边的井里打桶水喝。旁边一个战友抢先去了,他等了一会。那个战友还没把水打上来,就趴在井台上了。他以为是那个战友太疲乏了,趴在井台上睡着了。他走过去连喊带拉,那个战友硬是不醒。他一
  把抓起那个战友,才发现他肚子上有一个血窟窿,正在汩汩地向井里淌着血。原来他走到井边正好被敌人的一颗流弹击中了。
  父亲讲得最惊心动魄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次战斗是马木集战斗(今河南吕河县境内)。那次,他和师长正带着部队赶往前线。蓦地,从路边的高粱地里一下钻出日寇的数辆装甲车,向正在行进中的队伍猛烈地扫射,因没有防备,成群的将士中弹倒下,就连在父亲身边的师长也当场阵亡了。父亲懵了一阵后,清醒过来,看清敌人的装甲车总共有12辆,便赶紧组织打散了的队伍向日寇反攻。他组织了一个敢死队,分别爬上敌人的装甲车,用手榴弹将日寇的装甲车炸毁。经过激烈的战斗,日寇的装甲车全部被炸毁。
  父亲是1994年去世的,享年91岁。临终前,他对即将到来的死神不屑一顾,坦然从容。

赵日超 发表于 2015-10-2 19:01:52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9.11淮安区报选发抗战胜利70周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