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的风 发表于 2015-3-31 17:29:29

船 娘 ——扬州印象

本帖最后由 昭阳千垛 于 2016-1-4 21:45 编辑

船   娘——扬州印象桂棹兰浆,摇出满湖风光;悠悠小调,唱响古城辉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借扬州会议的闲暇游览了闻名遐迩的瘦西湖。那是真正的烟花三月:杨柳依依的“长堤春柳”,一棵柳树夹着一树桃花,柳树婆娑的柔条犹如小家碧玉的披肩长发,桃树挥洒的花雨恰似大家闺秀的灿烂笑颜。据说此处得名于一对青年男女长堤和春柳凄美而缠绵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温馨的情意,流淌着浪漫的色彩,显得别有韵味。薄薄的青雾浮起在湖面上,飘飘的柳絮翻飞在青雾中,酽酽的芬芳漫过两岸的亭台楼榭,湖心的画桥长堤飞鸟游人荡漾在轻烟迷雾里,所谓“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宛若一幅泼墨渲染的写意山水画,空灵,飘渺而迷离。至此,我仿佛真正嗅得那千年诗仙“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味道,可是,此“烟花”亦非彼“烟花”呵。不知为何,瘦西湖的桃红柳绿,湖光山色却反勾起我的落寞,好象“一例冷清清”的,是“酒浓春入梦”,还是“欲言无予和”?是“暖风不解留花住”,还是“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那说不清道不明却又无以消解的寂寞萦绕着我,一时不知该往哪里去,竟是“此生有底难抛事,时复移筇信步登”,竟辜负了这旖旎的风光,辜负了这“春宵一刻”!走马观花也罢,兴味索然也罢,毕竟我还在秀色可餐的瘦西湖中。我呆呆的望着前方,温润的湖水安静的躺在那儿,似乎水波不兴。湖面上仍然弥漫着轻轻的薄雾,有一点点雾雨朦胧的感觉,远处的亭桥楼阁隐约在雾气中,看不真切,引人追寻。我一个人沿着长堤春柳漫无目的的走着,忽然听到湖面上飘来断断续续的歌声:“早(啊)晨这个下(啊)田露(啊)水多nia,(嗬嗬依嗬嗬),点点露水润麦苗(啊)。杨柳叶子青啊nia, 七搭七呢嘣啊nia, 杨柳石子松啊nia, 松又松nia嘣又嘣nia, 松松么青又青哪哥哥杨柳叶子青啊nia。”呵, 杨柳青,扬州小调,多么熟稔的音调,多么耳熟能详的歌词,睽违多年的老朋友正姗姗而来,异常亲切!我正听得入神,一只小划子从薄雾中缓缓漂来,朦胧中只见船头立着一个荆衩布裙、端庄俏丽的姑娘,一边摇着橹,一边放声唱着杨柳青小调,温情脉脉。那姑娘珠圆玉润的歌声,越来越清脆,冲散了迷雾,婉转曲折,自然流畅,虽无丝竹管弦伴奏,却也引得山水相和,唱到那高处,却正像那老残当年明湖居的著名梨花大鼓艺人白妞王小玉,“拔起千仞,高唱入云,又陡然一落,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龙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歌声或高或低,抑扬顿挫,真所谓曲尽其妙,一串骊珠也。尤其那个长长的衬词,把少男少女田间劳动的情调渲染到了极致,又与苏北方言惟妙惟肖的融为一体,说它是一曲天籁之音,我以为也毫不为过。这声音飘荡在雾中,回旋在湖上,浸润到我心里来了。那个唱着杨柳青、扭着杨柳青长大的苏北的我翩翩而至,情不自禁地伴着那欢快、流丽、明畅的衬词“松又松,嘣又嘣, 松松么青又青哪哥哥杨柳叶子青啊”唱了起来。那姑娘渐渐的近了,窈窕淑女,亭亭玉立,真若出水芙蓉,天然可爱,这就是传说中的船娘吗?我曾在郁达夫的游记《扬州旧梦寄语堂》里读过有关船娘的文字:“还有船娘的姿势也很优美。用以撑船的,是一根竹竿,使劲一撑,竹竿一弯,同时身体靠上去着力,臀部腰部的曲线和竹竿的线条配合得异常匀称,异常复杂。若当暮雨潇潇的春日,雇一容颜姣好的船娘,携酒与菜,来瘦西湖上游半日,倒也是一种赏心的乐事。”我那时也与郁达夫年龄相仿,却不怎么懂得欣赏风景和船娘的,虽然达夫式的“一壶小酒,两碟小菜,把玩美景,欣赏小调,品评船娘”的悠闲与浪漫早已经变换了方式,但人不能免俗,“人爱美女”的情愫,恰恰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片绿洲,一方圣土,在那里,孕育着最深沉的情思和最浓烈的爱意。就如我,恰在此时看到那一代尤物,竟真的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大运河边生长的我,似乎一下子领悟了隋炀帝下扬州时,在古运河上不用壮丁划船,偏爱美女背纤的心思,领悟了船娘的妙处。“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这白氏的妙语好像不是为琵琶女而是特意为美船娘留下来的。今天的船娘虽然不再撑船,竹竿也换成了木橹,但她那声情并茂的扬州小调,那婀娜多姿的身段,那扭摆摇橹的姿态,竟也能在你的心里扭出蜜汁来,能把你的身体摇出火焰来,能让你领略到脉脉含情的况味。有人说,许多美的东西,只在朦胧中才给人以最美丽的欣赏与享受。不,不,眼前的船娘是如此的清晰、真切,此岸的诱惑竟令我如此心荡神驰,几欲登舟,“愿同玉人一生游,不避千般愁”。我禁不住追随那游船,追随那船娘的歌声,走了好远,好远……日月如梭催人老,光阴不觉暗中消。多年来,我因生活或者说寻找什么走南闯北,但总走不出那魂牵梦绕的一方土地,走不出情意缱绻的故乡山水,走不出“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走不出这心底的羁绊。去年十月,学校组织教师去泰州扬州考察,顺道游览瘦西湖。我这个没有脱离群居动物特性的人,这次有一大群男女作伴,没有了一个人的孤寂,也没有了年过半百的沉稳,兴致勃勃,甚至可以说欣喜若狂,几乎像少不更事的楞头青,第一个提议“乘船游湖”,为的是圆那二十多年前因囊中羞涩,不能登船亲近船娘而遗下的隐衷幽梦。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我默然。一夜醒来,众人竟“明心见性”,相约登船。善哉,善哉,天助我也!于是乎众人便从御马头分乘两艘小船游湖。我们登上了有着吉祥寓意的18号小船,站在我面前的船娘已经不是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她”了,也不是“青箬笠,绿蓑衣,手把一支长篙,优游漫溯,风声雨声,清亮一线歌声”的烟雨溪船娘,更与杭州的“白底蓝花衣裳,水绿色的窄长袖,前襟后背是白底蓝花的手工印花布,配上同色的头巾,身上还斜背个同色的小布袋”的西湖船娘有别。瞧她,一袭蓝色碎花布衫,眼睛清澈得如同瘦西湖的水,白皙的脸旁坠着一对大耳环,梳着长长的大辫子,还像是约好了似的,都把一条辫子放在曲线诱人的胸前,显得挺精神挺整齐的,轻便的黑面绣花布鞋,给人一种秀丽雅致的感觉。她自称扬州船娘,坐在竹椅上,右手把橹,左手抓绳,款款揉推,缓缓斜拉,轻轻松放,船橹一上一下,身子忽直忽斜,手橹绳身,配合默契,动作优雅,饰以精巧雅致的彩色篷船,映照在水波不兴的湖面上,“一支柔橹拨波圆,人在水云天”,真正别有一番风韵,类乎一曲舒缓的音乐,仿佛一首柔婉的诗,宛若一幅活动的画,也许并不比郁达夫的那幅画逊色,也许真是“游船最是小船忙,为恋钟家姊妹行”了,却比我二十多年前隔岸观看的船娘还要婀娜多姿,风姿绰约。我还在沉思,船娘却已开口了,“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她不像周庄船娘说的是吴侬软语,而是用特有的扬州语调,细声细气的告诉我们瘦西湖名号的由来:乾隆年间,杭州诗人汪沆从钱塘来游扬州,深感扬州之湖与杭州西湖有异曲同工之妙,题诗一首,瘦西湖因此得名。原来瘦西湖与杭州还有这样的渊源,对我们来自浙江的游客,真是别有情味;而眼前的扬州船娘则更觉妩媚,大家一个劲儿喝彩,一个劲的叫爽。“扬州美女,给阿拉介绍介绍瘦西湖啊!”不知哪一位先生不无献媚的叫着。“对不起,我不是美女,你可是帅哥呵。”当代船娘显然不情愿沾上“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的脂粉气,俏皮地挑起了眉毛,从容洒落地说开了,“要说美女,前几年我们这里流行了一段顺口溜:第一代扬州美女去了上海,第二代扬州美女漂洋过海,第三代扬州美女沉入商海。”一连串别有一番情趣的“海”字,逗得我们开怀大笑,逗得一船掌声,逗得一湖涟漪。我暗暗嫉妒那沪上青年与扬州美船娘竟然摇出故事,擦出火花。画船儿沿长堤春柳缓缓的漂着,船娘用掺杂着扬州方言的普通话滔滔不绝地介绍起瘦西湖来:看呵,那瘦西湖白塔,相传是扬州盐商为讨好乾隆皇帝,一夜之间用食盐堆成的,仿北京北海白塔的建筑,塔顶的葫芦型金顶原为真金,战争时被日军用飞机吊走。还传说,乾隆皇帝在扬州瘦西湖钓过鱼;那钓鱼台最令人称绝的地方,其实不是钓鱼,而是借景。你选择一个适合的角度,通过两个圆圆的门洞看去,竟同时能看到莲花桥和喇嘛塔。“好吧,大家就到钓鱼台看看风景,照照相吧。”说到时画舫就到,船娘系好了缆绳,指点我们从门洞去看风景,帮我们选择照相的角度,还帮我录像,指指点点,“这里原本是扬州佳丽们吹箫弹琴之地,故得名‘吹台’”,“也叫三星拱照,这里拍摄的最佳角度是:面向钓鱼台正门,立于右侧与正门成60度角处,此角度是将五亭桥、白塔纳入圆孔之中的最佳角度。”这时,有人大声朗读楹联“浩歌向兰渚,把钓待秋风”,船娘接着告诉我们,“有趣的是,这幅楹联并非出自一人之作。上联‘浩歌向兰渚’,乃唐朝诗人徐彦伯的名句;下联‘把钓待秋风’,则是诗圣杜甫的佳句了。”这时的她已经不单是船娘,也是了导游,更是我们同游的伴侣。我惊诧于她惊人的记忆力,人文典故,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有人感慨,船娘竟有如此品位,如果我们教师有此等功力,能够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悬河泻水,那么,还愁课堂不生动吗?还愁学生不像游客那样徜徉其中流连忘返吗?我们折腾了一阵子,不管是不是拍摄到了三星拱照的神韵,先后又跳上了小船,待小划子平稳之后,伴着细碎的桨声,船娘又亮开嗓子为我们唱了一曲扬州小调,好些男男女女情不自禁地伴起 “杨柳叶子青儿来”的衬词,小划子上响起了一曲南腔北调、热烈亢奋而不怎么协调的小合唱。船娘也不理会我们,一边唱,一边频频颔首,只是有意无意的让小划子随意流淌,似乎是让我们细细欣赏“水乡温柔像那梦里的画”,慢慢品味“随着歌儿划向梦里的她”。船娘一曲唱完一曲又起,“牵着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汹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有没有人与你分担忧和愁,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扬州城有没有人与你风雨同舟……待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吴涤清的这首《烟花三月》是不是过于忧郁伤感,我这个对音乐不甚了了的人是说不清楚的,但它的确把我引入了对瘦西湖的遐想中,“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说句心里话,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进行曲”长大的,没有什么音乐细胞。我们那个年代,杨柳青也是一个特殊的政治工具,学会了跑调的唱,学会了搞笑的扭,赋予了“抓革命,促生产”的内容,好像抒情也只是抒那种政治豪情,根本谈不上欣赏音乐。但今天的《烟花三月》,似乎启蒙了我的音乐意识,我仿佛突然开了窍,理解了音乐的灵魂和魅力。我半信半疑,吴涤清,不,那船娘动情的颤动的音色,脆亮深沉,音波的每次突起和消失是那么自然,高潮部分的华彩词句最惊心动魄,唱到游人的心底,美到秋的深处,忧郁到落叶的脉络中,沉浸在湖水粼粼的波纹里。船娘的歌唱似乎处处留有余地,嗓音的转换总是异常从容淡定,低音到高音,谷底到云端总是那么的优雅。我竟然领悟到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并且超出了生活中的对话和书面文字的表现力,可以向人诉说着更多的内容,给人更强的感染力,怪不得温州歌手吴涤清受到万人追捧,一夜成名啊。此时此刻,我静静地坐在船尾,环视烟雾迷蒙的瘦西湖,欣赏船娘那甜美的歌声,瘦西湖竟像极了一位婉约柔美的江南少女。湖水与情俱悠悠,我的理想与现实自相矛盾的心事,我的日常事务的烦恼,我的油盐酱醋,渐渐地沉入碧绿的湖底,渐渐的被船娘那歌声融化了。虽然不是烟花三月,也没有桃红柳绿,但一个走得太累的人,难得半日悠闲,找到个烟雨迷蒙之所,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歌声哀而不伤,感心动耳,让人自然心旷神怡。如果说瘦西湖是扬州的一张名片,那么船娘就是扬州文化中一道不可替代的风景,更是瘦西湖千年不老的精灵。是的,船娘这一丝甜媚和浪漫,给瘦西湖的山水楼台抹上了一层淡淡的蔷薇色。瘦西湖是一曲无尽的歌:阁上有清纯的筝乐,桥边有婉转的琴韵,画舫有悠扬的歌声,乡音清脆,韵味十足,温婉的船娘就是那歌声最动人的旋律;瘦西湖是一首蕴藉的诗:幽幽的湖水是绵延的诗行,青青的杨柳是多情的诗人,柔柔的船娘就那精彩的诗眼……这有声的歌诗、无声的诗歌都让每一个来到瘦西湖的人“此间乐,不思蜀”。这里的每一棵柳树,是一个沉静的音符,每一栋楼台,是一段凝固的乐章;这里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这里曲桥是过门,花木是和声;那水中的倩影,幽雅明慧;那船娘的歌声,韵味无穷。这些正是瘦西湖的主旋律,缠绵,清柔,空灵,而又大气,俊朗,浪漫,让有缘的人怎么听也听不够。到了熙春台,我们好多人竟舍不得离开画舫,我带着摄像机,留下瘦西湖船娘娇媚的身影,留下瘦西湖船娘美丽的歌喉,我有点庆幸自己选择“秋日胜春朝”的今天来看瘦西湖了。2009-2-28于浙江象山半岛(◆注:最近,看到《扬子晚报》报道 ,从苏州、扬州等地高校毕业生中招聘的5名女大学生,将成为扬州瘦西湖景区首批的“大学生船娘”,2月7日起正式上岗接待游客。我精神为之一振,勾起有关瘦西湖船娘的往事,欣然命笔。)作者:马国顺

沉默是金 发表于 2015-4-11 16:40:54

扬州又一怪{:soso_e179:}

昭阳千垛 发表于 2015-4-19 12:34:34

文字优美,诗意无限!拜读了!

昭阳千垛 发表于 2015-4-19 12:40:38

本帖最后由 昭阳千垛 于 2016-1-4 21:53 编辑

欣赏美文!

qinqi 发表于 2015-4-20 11:36:12

扬州瘦西湖真的很美,我就是扬州的,上次放假,一个人雨中游瘦西湖,别有一番情趣!

朔阿云 发表于 2015-4-20 12:39:43

烟花三月下扬州,四月的扬州其实更美

秦琪 发表于 2015-4-22 21:37:42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就在瘦西湖!

昭阳千垛 发表于 2016-1-4 21:50:19

再次欣赏美文,问好作者。

赵日超 发表于 2022-3-19 19:01:50

马老师写得不错。欣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船 娘 ——扬州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