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昕孺 发表于 2006-10-23 22:25:03

杭州西溪游记

吴昕孺

人皆知杭州有西湖,而不知西湖之西,更有西溪。虽西之又西,但杭州早已伸长手臂,将其揽入怀中。杭州有西湖已是明珠在握,再加上西溪锦上添花,其无限风光让天下诸城望尘莫及,索性以“天堂”誉之,不为过也。

丙戌(2006)年仲秋,我慕名前往西溪湿地公园。入园处游人簇拥,漫步百余米则不睹人影,徒闻人声。欢呼笑语,如从高树密叶间漏下的阳光,琅琅可爱。再走百余米,则人声杳远,恍从明清间传来。

沿溪绕匝,柿树成群,不时有柿子果熟蒂落,浆汁透溢,馨香四散,立马成为蚂蚁兵团和野雉将军的美食。我因贪恋溪边景色,独辟小径而惊起一只正在饕餮的野雉,其红冠青羽,乌目长喙,大有三国名将赵子龙之风。

西溪最幽奥处在草堂。草堂乃明晚期国子监祭酒冯梦祯的别业。博学才子冯梦桢本来住在西湖孤山上,好品龙井,却不擅辨别真假,由于多次遭遇以次充好的尴尬,遂有“伪物乱真如此”的长叹,他羡慕西溪茶好水好,而筑此草堂。

草堂主建筑名“快雪堂”,前有梅林映烟水,后有荻花招丹鹤;西侧“真实斋”,数峰敲户,而明月在窗;再往西,一羊肠通溪旁,但见三山迎面而立,两溪低眉相迎。不料逼仄之地,亦竟有大开大合之壮观。

西溪最隽雅处在水阁。水阁原为藏书楼,分拥书楼和兰溪书屋两部分。拥书楼西濒溪,北靠塘,透窗借景,但见红柿似火,青荷若笠,把宁静的湿地一下弄得热闹起来。过桥至兰溪书屋,古樟新桃,垂柳长蕉,嫩竹野茅,全聚在这里举办以“植物自由生长与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研讨会,它们从虫鱼鸟兽中邀请了不少嘉宾,嘉宾们的发言正将研讨会推向高潮。   

在拥书楼前,有一老者,喟曰:“拥书楼,有楼无书呵!”我闻之,立即答道:“何谓无书?君不见樟梧榆树如经史子集,桑如诗经,莲如汉赋,茅苇如民歌,竹柳如佛典,菖蒲如离骚,夹竹桃如唐诗宋词,木芙蓉如元曲,野菊如宋明话本,浮萍睡莲如明清小品,柿如杂家小说,苦楝如禁书。荦荦大端,汗牛充栋,孰谓无书焉!”老者哈哈大笑,颔首而去。

西溪最奇特处在深潭口。深潭口三溪交汇,四周断岸,非舟楫不可交通。尤其三棵古樟分头矗立,却又在空中相接,沧桑间透露出别样温情。千年古树亦求相濡以沫,何况不足百年短暂之人生!难怪南岸临潭搭一戏台,票友着古装戏服,发优孟之音,种种悲喜哀乐,尽付与水光秋色。俗云,唱戏的颠子,看戏的痴子。这一颠一痴,借此良辰美景,酝酿得神完气足,酣畅淋漓。原来戏与文,亦是人之生命里一块不可多得的湿地呵。

台下潭水深不可测,传说有龙出没,常作轰鸣声。

西溪集湿地、山水、园林、古镇于一体,每项指标的美感均达到极致。其余如秋雪庵、小姑桥、百家楼、泊庵、渔庄、梅墅等处,皆触目成景,移步生珠。在西溪,最辛苦的是脚,最享受的是眼睛,最自在的是心灵。

西湖雍容富丽,风华旷世,然缺不了白堤、苏堤的美容之功。如果说西湖是国色,那西溪则是天姿,虽距都市咫尺,却淡扫蛾眉,纯然一派天真、一身野趣,而于天真与野趣中,其清秀无方、娇俏绝伦,直让人竞折其腰矣。

濯缨轩主 发表于 2006-10-24 09:57:41

行文简洁,不蔓不枝,如人虽清癯却风神健朗.字里行间亦甚见腹笥,甚赏.

艳琴 发表于 2006-10-24 19:36:14

这个推荐了。

吴昕孺 发表于 2006-10-27 09:00:50

吴昕孺:1967年生。长沙人。1985年从事文学创作,于诗歌、散文、小说、传记、评论等均有所涉猎,出版诗集《两个人的书》,散文集《声音的花朵》《自己是谁》,评论集《书生本色》,长篇小说《高中的疼痛》《空空洞洞》等十余部。2004年赴台北参加第23届世界诗人大会。现为职业编辑。

多谢艳琴、濯缨轩主的推荐,祝《中国旅游文化》越办越好!

桦明 发表于 2006-10-28 07:52:36

有韵致的文字。

李新立 发表于 2006-10-30 22:17:14

昕孺兄也在啊!握手!
新散文找你作11月值版主呢.

薛暮冬 发表于 2006-11-4 10:38:42

简约,蕴藉的文字,学习!

琴语 发表于 2007-1-25 15:46:58

请登陆看悄悄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杭州西溪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