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月 发表于 2013-8-1 12:30:25

本帖最后由 纤纤月 于 2016-12-12 11:46 编辑

栀子花恋双泪落
——《陌上花·栀子花恋》词赏析
文/大爱无言      


                           每逢端午,栀花齐放,南湖宅畔。碧叶银花,贵丽丰腴娇艳。捧回数朵摆厅堂,               满屋异香萦染。笑荆妻痴爱,采来一簇,竟妆钗辫。                     数花开花落,春归夏来,已是轮回七遍。花在人亡,老泪盈盈双眼。年年最怕               栀花放,无奈年年都见。怨花开,岁岁年年今日,又把花恋。
       这是有无斋先生以栀子花为形象,采用《陌上花》词牌为亡妻而作的一首忆念悼亡词。词作开篇三句“每逢端午,栀花齐放,南湖宅畔。”说年年如此,写出事情的时间地点,并把词意环境特意放在南湖,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团花簇锦的家园空间。接着他简笔描绘栀子花的外在颜色形态,“碧叶银花”。于是,栀子花形态上的绿衬白形象便立时显现了出来,也就把这个温馨的家描写得十分秀丽。“贵丽丰腴娇艳”。紧接一句,由表及里,从花的外在形象深入进内在的品质中,也是对他迷恋着的家园的赞赏。这五句一出,立时就给我们画出了一个秀雅温馨的家园,完成了忆念情绪的前景措置。       这句是上片的过渡句,承上表述盛放在南湖宅畔的花色形象及品质,启下转入回忆的情绪。正是因为栀子花的美丽形象和高雅品质,才使得词中的她“捧回数朵摆厅堂”。绽开的栀子花满屋清香,惹得她痴心迷恋,看不够,闻不够,竟“采来一簇,竟妆钗辫”插在了发辩上。在如今,几乎再没有年青女士在发鬓上插栀子花了,可在作者回忆的那个时候却是很普遍的情景。       回忆的本质是一种对时空的还溯,应该体现出当时的特征。作者正是把握住这点,通过“钗辩插花”的动作性形象描写,一个动词“笑”和一个形容词 “痴爱”,抒情地体现出作者对插花人的喜爱,也显现了插花人年青时的志趣和对生活的热爱,为我们树立起一个充满活力的美貌娇好女子,以及一对恩爱夫妻的形象,同时也把读者带入到了那个年代时候。而这些也都正是此类回溯忆念词作所需要的形象条件。       在上片做好环境渲染和情感交代后,在一种美丽回忆的基础上,词作进入了下片,开始了词作主旨的抒写。      “ 数花开花落,春归夏来,已是轮回七遍。”亡妻已经揖别七年,湖畔的栀子花也周而复始地开了七遍。栀子花,对于作者来说无疑就是爱妻的形象物,看着它,“花在人亡,老泪盈盈双眼。”心里禁不住眷眷思念,老泪枞横,潸然而下。一种多么深情的苦念,泪花迷糊了双眼,滴落在银白色的花瓣上。白色的花和透明的泪,这时双双而出,满满地托出了他哀切的情思,读之不忍,随之伤感泪盈。美学上把美的定义为精神力量的对象化和偶像化。我们在作者如诉如泣的话语中被感动,感受到了栀子花、泪花,不,应该说是对象化的情花之美。词作行进到这里,那种伤感情绪达到了高潮,但他仍然难以自抑,接着吟出“年年最怕栀花放,无奈年年都见。怨花开,岁岁年年今日,又把花恋。”的词句。犹如一条汨汨而淌的哀思河流,延绵不绝。这是一种多么永久的催心思念啊,睹物思人,见花如见伊。       栀子花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到端午前才绽放,栀子树的叶,也是经年在风霜雪雨中翠绿不凋。因而它的绽放,是经历了长久的努力与坚持。正是栀子花这样的生长习性使得它具有了“永恒的爱,一生守候和喜悦”这一花语。把它用在情爱上,体现着美丽、坚韧、醇厚的生命本质。作者使用这个风物形象来寄托哀思和怀念,是非常恰当妥贴,也是有所创新的。前人多有把女儿比作花的,而在比喻的花儿中,用栀子花作亡妻形象的几乎没有,且基本都是在风流蕴藉的境况中使用,象本词这样“哭花”的确很少见。如杜甫、刘禹锡、朱淑真、杨万里等皆是如此。女儿们生如夏花之灿烂,去如秋叶之静美。情若深切浓烈,当值一哭,且可永久哭之。因为“哭花”实在值得,她体现着一种人间美好的纪念情思。       词牌《陌上花》出于《东坡词话》。调名取自吴越王钱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典故。从典故含意来看,是丈夫思念回家省亲的妻子内容。苏东坡到吴越后有感于此,写下《陌上花》三首歌咏其事。后来,他的学生晁补之和诗《陌上花》三首,将其意境扩展到离亡之人。诗中这样写道:“归安城廓半楼台,曾是香尘扑面来。不见当时翠辇女,今朝陌上又花开。”可见这个词牌的先期就是为忆念所用。再后来,元人张翥作有同词名《使归闽浙·岁暮有怀》词,产生了现存这样的长短句格式,并且使用仄声韵,用以表述哀怨的情绪。作者选用了这个词牌,说明他是知道这些,并有意采其哀切韵感来表达他对亡妻的忆念和赞美。       作者在词中竖立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被忆念的对象,一个是忆念者本人。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比较丰满:前片的她,是用“钗辩插花”的行为动作和前句“丰腴娇艳”的形态气质来描写的;后片的他,是用“老泪盈盈”的神态和“年年最怕(偏又来)”的心理行为来表述的。逝者已无心理,存者尚有情思。对逝去的人采用纯物像来表述,对尚在的思念人采用物象和心理双重描写,这都是做得很好的。       词作语言朴实,以散文行说入句,通俗易懂,使读者易于把审美注意力聚焦在所要表现主旨上,也是本词的特点。这样,虽然是接近一百字的中长调,可读来并不吃力托冗,毫无拈词遣句的感觉。当然,词作似乎还是有可斟酌的地方,比如结尾三句按格律句法应是五、四、四。也许作者是采用别体。如是那样,词中个别字词平仄出律的地方就可再作别论了。



纤纤月 发表于 2013-8-1 12:31:33

菊茶一杯也觉春 文/大爱无言
    心情很松,随意走进灿烂阳光下的茶园。学着大家伙的样,坐在懒洋洋的靠椅上。张越说:“春风如酒。”于是来一杯菊花茶,把明媚的春光当酒。希望让它从身外往里透,把严冬时藏在里面的寒凉驱走,暖和暖和。    茶园里面摆满茶桌,从这边望去,阳光下密密麻麻一大片,也数不清有多少人。或黄、或红、或青、或紫,有看书的、打牌的、谈事的、聊天的,还有啥也不说、也不做,干脆半闭上双眼,在那儿晒晒精太阳的。    茶园四周环绕十数棵黄桷树,偌大荫盖中密密的树叶缝隙间透过几丝阳光,斑斑驳驳落在地上。玉兰花开在树枝,红白相间,远观有似彩蝶漫舞。些许芳味,散散淡淡,若有若无,妙于鼻端却不知天香何自。躲在深处的小鸟不时叫唤几声,宛如银铃轻珠,叫人耳根天籁也不知何来。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雅士这般欣赏自然之声。茶园鸟语虽不似自然山野清丽婉啭,可于此,也算自然,且为闹中得静,相伴有语,灵通心意了。得此“方不虚此生耳。”雅士又这样说。如是,轩轩嚷嚷,搅扰自然清静,也就如河东吼狮,悍妇耍泼,驽钝不化了。    春天踏青,去到遍野春光的郊外乡间,于弯弯山路,曲曲清水之间,使劲嗅嗅满地小黄花,看看青青翠叶,尝尝徐微清风,悠哉游哉,是件非常舒心的事。闲适品茗又何尝不如是呢?将整整包裹了一个寒冷冬天的身心,摊开来放在明朗的阳光下暖暖,听听小鸟细语,莺燕呢喃,渴了,轻啜一口香茶,困了,微闭一下眼睛,也是安哉悠哉,清闲自得。庄周说:“乘物以游心。”开心惬意之事,并非只是青睐有钱人。在许多的情形下,没钱人还过得爽意些。身上干净了,心境自然就开朗了。于是那份庄周心情便得意而生。    “春者,天之本怀”。人分几类,忙中人饮闲适茶,闲适人也会做忙中事。不忙不闲的人,闲中有事,事中有闲。恰似这春者便是本来的情怀,谁也强求不得,也强求不来的。“秋者,天之别调”。到了黍黄实圆之季,闲茶就分出几种味来:清淡者宜之,香浓者艳之,寡苦者涩之。一如冲淡得清,泡酽得浓一般,都是自己心愿的享受了。    苏子说:“春江水暖鸭先知。”那是一幅美丽的春水游禽图,告诉诗人春天来临,大自然万物复苏。闲阳香茶,也是一幅暖融的春色品茗图,告诉人平平淡淡也是真。两者相较,只是时不同、地不同罢了。    佛说:“换个杯子”,此语甚是有味。茶淡了,再重新沏上一壶。

纤纤月 发表于 2013-8-1 13:11:40

月下且说月儿诗 文/大爱无言
      
      昨日里月光似水,夜空如镜,乃盼今夜亦然。想觅一佳处赏月亦是清心。熟料今夜多云,不见有月,昨夜之愿乃成空盼。无月可赏,乃于灯前案几玩味。
       借月形貌,以寄团圆之情,古人多以诗文抒发。其中最具盛名的,大概要算东坡先生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了。词句意念飞升,想象清壮开阔,直把歌曲唱上了月亮宫阙,传世清音响遍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永久的美好祝愿。而那句“高处不胜寒”,也另掘深意,作为了许多曾经沧海的高人雅士在沦落之时的警策语。前人有语说“满月宜醉客”。东坡先生饮酒通宵达旦,意气豪迈,恣意纵横,果然写出好词。
       豪放词人辛弃疾也是中秋家宴,饮酒将旦。在朋友的说道下,采用《天问》手法,写了一首《木兰花慢》送月词,对天发出九问。问月亮东起西落,是否凭借长风吹送?月宫嫦娥,千年不嫁,是谁将她留下?月亮经海底重返天上,怎么未被乱冲乱闯的万里长鲸给撞伤?如果说月亮安然无恙,又怎么变成了如钩新月?等等。词中充满探索精神,想象奇特瑰丽,可谓在咏诵月亮的诗词中独树一帜,别开生面。有道是“醉月宜对韵人”。也是酒后奇思溢涌,构成了佳篇。
       青莲居士的《静夜思》,勾起多少离乡游子的思乡情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明月是团圆之月,中秋星光是欢聚之光。可人在他乡千里之外,穿进房里的辉月清光,分明却是分离之月,思念之光,让人对此莫不忧叹。于此,太白先生深有体会:“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擎盏伤杯之下,便也只好驰骋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涨潮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太白其时客居长安,士、花、酒、友,诗俱有,独无亲人,故来愁思。
       杜工部面对千里明月,愁思却陷在了祖国山河破碎的现实上。他在《八月十五夜》诗里说:“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也是因中秋圆月,撩起了思乡返家的心绪。可安史之乱,却使他有家难归。亮闪闪一把“大刀”,便道出了原因。此时,多年离乡背井的愁思,在圆月之下几不可收,但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也只能在想象中寄托了。“水路疑霜雪”,也就是后来的“即从巴峡穿巫峡”,幻想着回乡的归途和时间。“关山月宜帆樯”。思归之月,难透关山重重,帆樯不举。
       那位其时刚升任监察御史的元稹,巡检来到东川,面对着夜晚一轮清月,心里想着的却是那位色艺双全的女“校书”。他说他是:“嘉陵驿上空床客”,“月明还照半张床”。诗间一种孤寂情愫油然而生。他整日里郁郁寡欢,少知政事。直到将近半月后,那位远道从西川奉命赶来的佳丽来到面前,才颜色春天,风流潇洒起来。也正解了他说的:“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愁思。他也正凭借那位“风流女校书”,多年进出官厅府邸和勾栏瓦舍,对东川民情的熟悉理解,圆满完成了使命,愉快地回京交差去了。《小窗幽记》有戏言:“满月宜妙妓”。诚不信斯言乎?
       抗敌英豪丘逢甲,在祖国宝岛沦陷之后,望着寥廓无垠的夜空和海峡对面的故乡,心中升起了一轮明月。他在《七绝•元夕无月》诗中抒发他的感情和理想说:“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天上无月,心里有月。这月亮升在他心里,就成了一种收复河山的精神力量。后来,他果真渡海回到大陆,与康、梁等人会晤,商量收复大计。后又顺应时代潮流,从赞同维新保皇逐渐倾向革命,投身于反清活动,完成了他从封建知识分子向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转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个“月”的伟大社会意义。“海月宜清光”。由是当知望海赏月,心月品格更具高义壮怀。
       “月下谈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婵娟害羞不肯相见,风致幽矣。然则心内有月,就把文字当作甘冽,边品边酌,心亦醉矣。江月听笛、楼月听箫、寺院月听笙、书斋月听琴;元夕赏世、端午怀远、中秋思圆,月月生情,月月相宜,文心自愉,添一趣味。但凡心思净了,便咕噜噜冒出些山野流泉。滴答滋味,且作了今夜中秋消闲。

纤纤月 发表于 2013-8-1 13:12:55

伏夏又闻蝉鸟声
文/大爱无言

       伏夏酷热,哪儿不去,窝在家里。午休时分,一切安闲,唯独窗外浓荫树木里的蝉鸟叫嚷不停。听其叫声,倒也不烦,想起一些个关于蝉鸟的诗和事。       图形凌烟阁的开唐功臣虞世南写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借咏蝉自表品格高洁。“垂緌”是状写蝉头的形状,“清露”言洁,“疏桐”言清高挺拔,“流响”是声音的力度。三、四句点睛,借蝉抒怀。说立身高洁者,不必凭借他人,自能声名远闻。虞世南是深受唐太宗优宠的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官至秘书监,死后受封礼部尚书,可谓位高权重。因此,赋蝉品格,也是自诩。       这蝉鸟本就是一只夏季的昆虫,自然之物,平常得很。可因虞世南这么一唱,餐风饮露的蝉就成了古人品格高洁的文学形象,“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句就有了警策格言的意义。       如果说虞世南是因蝉鸟的外在形态而加以清高赞赏的,那么从蝉鸟的内在抒发,且极具强烈愤懑情绪的,莫过于骆宾王了。       这位“初唐四子”,大概是受了虞世南《蝉》诗的影响,因上书武则天纵议天下大事而获罪下狱后,便在牢狱中因蝉起兴,借蝉自喻:“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中“西陆”指秋天,“南冠”代指囚犯,“玄鬓”指褐红的蝉须,与虞世南诗中“垂緌”相同,代指蝉鸟,“白头”指古乐府《白头吟》怨曲。诗句一气三对,物我相连。悲愤之情,见于言表。最后发出“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悲壮天问!一腔热血耿忠直言,却落得囹圄之灾,强烈地抒发出他遭谗被诬的愤郁之情。结句中蝉与人浑然一体,蝉为我唱,我为蝉吟,表现出一个坚贞诗人的持节品格。后来,骆宾王参加了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举义,写下了《讨武曌檄》。再后来,兵败不知去向。       御史因言获罪,在封建君主时代本不奇怪。可这位老兄偏把自己当蝉鸟,老爱在皇上烦恼之时唱上一阵叽叽声,这到了狱中,还以蝉鸟自居。也许是囹圄之思之愤,使这只“蝉鸟”产生了蜕变,由一个诤响之声,扩展为一片激昂之声,嬗变为一个“革命者”,造了那女皇上的反。       李商隐的《蝉》,则反映了一位封建小官吏寄人篱下的感叹。他说:“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中对虞世南赋予的高洁品格发出了哀怨,说那个高洁鸣音是“高难饱,徒费声”。按照这个标准处世,只落得离乡漂泊,故园荒芜,流落边陲做个清寒小官吏的结果。因而他闻蝉自警,与蝉同病相怜。李商隐先从令狐楚学文,后又成为王茂元的女婿,因此卷入牛李党争,以至后半生遭受政治排挤,郁郁不得志。       朝廷党争,在历代王朝中屡见不鲜。无怪乎孔子早就说:“君子同而不党。”告诫为官为宦者们不要结成私利群体。儒家看重忠义。你李商隐这过节本来就有“风吹墙头草”的“变节”之嫌,理所当然就不会被重用了。他凄感自己的遭遇和处境,便流露出了辛酸的哀叹。也许正是他这份受排挤的遭遇,有才不能施展的情怀和境况,深深迎合了与他遭遇和处境类似的士子之心,此诗才得到青睐。以致将其列入“蝉诗三绝”。       诗为心声。清人施补华对此说,虞世南的诗是清华人语,骆宾王是患难人语,而李商隐则是牢骚人语。他们各自处境经历不同,感受便不同,寄寓也就不同。但却都以蝉作喻,为蝉竖立起了一种文学的审美形象。通过他们对蝉的吟咏,感受到了蝉,以及他们之于蝉的人生态度。       除去用蝉鸟来寓会人生外,还有比喻功见事成,体现智慧的。       庄子讲了一个《佝偻承蜩》的寓言,说的是一位弯腰驼背的老者用竹竿,百发百中粘捉蝉鸟的故事。他对路过观赏的孔子说出“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的话,表述了“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道理。这对于一心要做成事业的人来讲,莫不是至理良言。      《螳螂捕蝉》,说吴王欲伐荆,对前来劝阻的人说:“敢有谏者死!”有个年青人欲谏不敢,就想出一个办法,怀丸操弹,游走于吴王常去的后花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见了问道:“何苦沾衣如此?”他答:“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听罢大悟,说:“善哉!”乃罢其兵。       蝉鸟、螳螂、黄雀,它们之间构成了一条生物链,这本是自然界的常理。但一经人点化,就变成了启迪智慧,发人深省的哲理。最先发生在一只小小蝉鸟身上的情事,竟也可以蕴含着如此深刻的大道理。看来,这蝉确实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       寻常百姓们没有文人或哲学家那样的情思和感悟。他们怎么不会象那些大文人们津津乐道地说个啥出来。倒是在生活中,他们时常感觉得到蝉鸟的存在。       暑天烦闷燥热时,它唧唧哇哇闹个不停,让人一听就没好心情;早晨起来天还阴阴的,就盼着大旱时节下点雨。可一会儿,它在树荫里鸣叫起来,得,今儿下雨是没望了;满脸花里胡哨的小男孩,裤兜里鼓鼓囊囊塞几个玩意,一拍裤兜就叽叽响成一片;家乡请客的宴席上一盘油酥蝉蛹,香极了。说它极富高蛋白,还是去年秋天夜里使手电在大树干上逮住的,连翅膀都还没生出来。乡亲们管它叫“跌了龟子”。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实实在在认识的蝉鸟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时象一杯烈酒,有时象一杯甘醇,有时又如一盏玉露,甚至是一杯凉白开。不管这蝉鸟清高也好,患难也好,或是牢骚也罢,反正它一来就是夏天,一走就是秋天。而生活就是在这来来往往的夏秋之间度过的。



纤纤月 发表于 2013-8-1 13:14:21

羽声跌荡情慷慨文/大爱无言


       一段自由轻灵的琵琶声,无拘无束,由远而近,由轻而重,仿佛一串断线的珍珠,先慢后快,滴滴答答落进了玉盘。这是琵琶独奏曲《新翻羽调绿腰》的序曲旋律。在这段散板旋律后,音色向下沉旋,轻作稍歇,便开始了它的主题演奏。
       琵琶声不紧不慢,音线平畅,从容优雅,音调带有江南音乐的风格,柔美抒情。但在柔美中又显出雍容华贵的气质,表现了唐朝宫廷舞女的轻盈俏丽的姿态。听着这优柔华贵的旋律,遐想着唐代宫廷的歌舞场景,心绪一下就活跃了起来,不由得进入到音乐营造的氛围意境中。
       据说《绿腰》这首琵琶曲最初没有名,是唐贞元年间,一个名叫乐乙的宫廷艺人进献给德宗的。它描写的是唐代歌舞的情形。音色清丽委婉。德宗十分喜爱,但觉得原曲过于冗长,便命乐乙录其紧要精彩之处演奏保留。于是乐府就名“录要”。后觉“录要”二字太过浅俗,且无来源,便改称《绿腰》,取舞衣色彩和身段婀娜之意,谐音而定名。原曲现已失传,这首琵琶曲是今人根据有关唐代《绿腰》歌舞的史料和诗词的记载谱写的,具有浓郁的古典风格。很好地反映了唐代作品的原貌。
       琵琶声一阵紧似一阵,点音连续,几度模进,仿佛风云变幻,气象万千。在这个开阖中,西域异族音调加入,怪异紧促的旋律,仿佛胡马翻旋,暗云遮日,表示出顷刻而起的风雨。刹那间,眼前似乎呈现出“铁骑突出刀枪鸣”,兵马奔腾、喧嚣的情形。那场使盛唐江山从此一蹶不振的“安史之乱”爆发在眼前。
       唐德宗是玄宗第三子唐肃宗的长孙,自小生长在盛唐的繁华中。13岁时爆发“安史之乱”,他随父避难,经受了战乱的折磨。20岁时,被封为天下兵马元帅,讨伐平息了这场战乱的最后余孽。37岁时登基成为皇帝。这段音乐从怪异的西域音调中磨砺而出,归于一段平缓松弛的旋律,展现出清平安宁的景象,仿佛象征了这位征战平患的帝王之意。
       登基后的德宗果敢有为,立即开始了他的热血作为:政治上削减藩镇,经济上实行“两税法”,吏治上严惩官僚贿赂,作风上崇尚俭朴,唐王朝一时似乎展现出中兴景象。这时,乐曲旋律舒缓,轻松惬意,旋律线条颖长,点奏、勾轮,摇指演奏出来的摇曳音色,极富感染,似乎表现了这位皇帝的悠闲自得和信心大志。
       琵琶声由轻入重,由慢而促,再现主题加花旋律。乐曲进入“破”的阶段,也是全曲最高潮。音乐在琵琶宽广的音区中跌宕起伏,强烈的扫、拂指法,快速的16分音符及节奏的灵活变换,此起彼伏,音色团花簇锦,令人眼花缭乱,非常丰富多彩。这也正能体现中年的德宗皇帝。他满怀雄心大略,可在削藩的道路上并不平坦,充满了荆棘坎坷。在武力收复藩镇的过程中,先是经历了朱滔、李希烈等人的“四王二帝”的反抗,接着又遭受“泾原兵变”的磨难,成为继唐玄宗后又一位外逃的皇帝。乐曲中夹杂出现的那几段波诡云谲,急速翻转的旋律,仿佛就是这段经历的写照。最终,德宗皇帝不得已下了“罪己诏”,“赦免”了那几位称王的藩镇“贼子”,才算平息了这场祸乱,重新回到了多灾多难的京都长安城。
       按照我国民族乐曲的一般结构,在“破”后都还有一段“合”,以对全曲作出收束和点结。但在唐代,几乎所有的乐曲都没有“合”,都是在高潮后戛然而止。这首《新翻羽调绿腰》,是模仿还原唐代乐曲,根据《琵琶行》中对《六幺》的记载,乐曲在高潮的“破”后就“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轰轰烈烈地退出了演奏。这种布局处理,既是唐代乐曲的风格使然,但让人体味更多的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含义。
       德宗皇帝在屈服藩镇返回京都后,组建了神策军,并交由在患难中贴心相随的宦官掌管,使唐政权得以保持了后来的相对稳定。而看似胜利的诸藩镇,在“罪己诏”后,也主动自裁藩镇,纷纷归顺了唐王朝,实现了自“安史之乱”后的安定归合。这种“破”后的“合”,虽然是德宗不得已的抉择,但也究竟是实现了江山一统。这弦外之音,曲后之意,似乎才是这首乐曲结构上的最后完结。它并非“蛇足”,而是“豹尾”,告诉给听众的意境超越了曲章本身。
       在现有的关于《新翻羽调绿腰》曲的介绍中,均从纯音乐的角度来单线条欣赏,以致采用唐代诗人李群玉所写《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中的诗句来与各段命名。这对帮助听众提高音乐欣赏水平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作为一位自幼就受音乐熏陶的皇帝,他是深知音乐除艺术性外,还具有思想性。乐曲进献的时间已是贞元年间,时已藩镇平息,他刚刚返回长安。此刻钦命乐工改编演奏,就很有可能含有他的政治目的,许不是作为纯粹的音乐来欣赏的了。如此,这首乐曲便从单线条变为双线条,在音乐中增加了人生含意,用艺术体现这位皇帝的功劳作为。而唐代那位曲作者乐乙,对君命自然要深刻领会,容不得有半点差错。他对原曲作了删节,突出了“紧要”的内容旋律。而这“紧要”的色彩内容恰好能表现德宗之前的“丰功伟绩”,这可能不再是巧合。也许正因如此,这首《录要》才得以过了皇帝的审阅关。
       “羽调”是中国古典传统五声音阶中的一种,相当于现代音律中的6音。据有关音乐史料记载,“羽调”相当于现代西洋乐中的A调,能表现激愤或高昂的情绪。如《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从而可知,羽调表现的情绪多为慷慨悲壮的音色。《绿腰》作者采用羽调作曲,深有此意,他对德宗的人生际遇和作为,不啻表现出一种慷慨的崇敬之情。纵观德宗及其先辈的情况,以及他在最后平息“安史之乱”和最终一统的事业中,也只有慷慨悲壮的情色才可能恰当地予以表达。

纤纤月 发表于 2013-8-1 13:15:40

春 色 草 场 文/大爱无言
    “叮叮咚咚,叮叮咚咚”,音色清脆悦耳。春天的沥沥雨点,轻轻地掉在从门前流过的清澈溪水里。《铁达尼号》主旋律在竖琴的轻轻伴奏下,奏出了她优美的序曲。    清晨,经过夜雨洗灈的高山草场,在沉睡了一夜后慢慢地苏醒了。    耳边开始轻柔地响起女中音在中音区吟唱的舒展旋律,竖琴优雅地弹拨着深情。银质长笛静静吹响,音色嘹亮。稍作下沉后,便在不断向上的音程中缓缓展开,奏出一串婉丽明亮的音符。眼前顿时出现了空旷辽阔的浅青色草场。天空微曦,些许蓝白。小草上挂着水珠,晶莹剔透。草场万物沉寂无声,静静地迎接着又一个新的晓色黎明。竖琴在高音区连续不断的轻柔点拨,叮叮铃铃。一条小溪从草场山顶顺着坡涧,悄悄地流淌,淙淙汨汨,无声地浸渍着湿润的草坡。小提琴在中音区舒缓地拉出平滑音,悠柔的声音衬托着竖琴的轻轻点拨,流畅而富有节奏。女中音缓缓咏唱,抒发着心中的温柔。山脚下,一群白色的山羊和棕褐色的老牛,聚在一起,在草坪上悠闲地啃着青草。系在老牛脖颈上的铃铛,随着微风间或摆动响起,发出悦耳的铃声。长笛在中、低音区奏出宽广明亮的长音线条,竖琴的回音在天空环绕。春天的旷野草场,在清晨的安静中显得那样悠远、空阔,让人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愿想,只是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安静地沉浸在四野的肃寂中。    女中音突然停住了低吟浅唱,长笛、竖琴、小提琴逐渐加大了演奏力度,慢慢由低到高,在高音区来回律动。天外第一缕晨曦洒进了草场,整个草地复苏了,刚才还安静如水的牛羊开始缓缓涌动,逐渐向着四野散开。    长笛声开阔辽亮,小提琴温婉舒放,越见高扬,竖琴音拉长宽度,叮咚声在天空中经久回荡。春日长天,霞光万缕,顷刻间从天际铺向大地,辉辉芒芒,金光灿烂,照亮了宽广的金色草场。流淌的清溪顿时银光点点,宛如一串水晶珠链,缠绕在草场的胸颈间。灿烂的光芒辉映着远处的雨后群山,一野葱绿,层林尽翠,满目青明。天空很高、很阔、很远,万里湛蓝,纤云不染,胸襟无尚开朗。春风拂面而过,静心无欲,阵阵清凉。绚丽的画卷,壮美的春色,她从天际中来,恢宏大气,又由天际中去,化入长天。人欲其中,万物皆疏,唯存心内无暇。    一阵舒缓、亮丽、辉煌的乐曲后,旋律慢慢下滑,温和厚婉的女中音再次出现,低唱浅吟着优美的主旋律。长笛缓缓奏出悠长的余音,竖琴再次温柔地廻响起空旷深远的神韵。草场在壮阔的长天春色中,深情地守候着心中的期待和永久的向往……

纤纤月 发表于 2013-8-1 13:16:59

闲茶丝竹 文/大爱无言


   
    一座古朴的老宅子,长宽七、八丈,高约十余米。园子中央是一块用青石板铺成的平整院坝,正面是厅,两厢是房。厅廊曲阑,红木穿花,青砖白墙。沿墙一面摆放着许多盆景,墙角栽种着绿竹、芭蕉。院中摆满高背藤椅和茶桌,有长有短,有圆有方。方方正正,古色古香。    假日夜闲暇,便来这古镇音乐茶社消遣。    约莫掌灯时分,茶社开始了它一天之中的最最舒朗。    一头银发的老先生坐在乐队中央,用手里那双富有弹性的小篾棒,“铛铛”地敲了几下琴弦,扬琴立时跳出了几声高低不同的清脆单音。他朝着客人,点了一下头,随即张开双臂,猛然在空中划了一个圈,小篾棒轻轻向下落在金属丝弦上。立时,乐声大响,丝竹齐鸣。一曲《花好月圆》瞬时就象小河流水,流向院坝,倾泻在茶盏里,浸润到等待的心间,灌满了园子的每个地方。    《花好月圆》这首民乐描写的是乌云散尽,明月圆满,月光下情人携手,依偎缠绵的情景。听着流畅的旋律,心里不免生出憧憬,跟着乐曲映造的画面漫游了起来:明月当空,银辉千里。池塘边,柳树下,情男靓女携手漫游,缓缓而行。阵阵清香扑鼻,杯里的碧螺春茶叶片片舒展,一盏昂然的春意悠然而生。园子里无人言语,静静地听着琴声。琴声时轻时重,时急时缓。拉二胡的老先生,身心进入幻化意境,身躯开始随着韵律微微摇晃起来。    一曲结束,茶客立时报以热烈掌声。扬琴老先生似乎并不在意,侧身向左边的笛子点了一下头。笛子曲《姑苏行》开始了演奏。    这首曲有两种理解。一说是状元公成名之后返乡荣归的得意行程,披红挂彩,荣耀乡邻,满心欢喜;一说是恋人相亲游览姑苏,在美丽如画的湖光山水之间流连,春心荡漾。不管怎么样吧,总是喜气洋洋,满眼春色的了。竹笛声奏出宽畅悠扬的旋律,好像进入了春光明媚,四野开阔的清郊,忽高忽低的音色,仿佛是激动起伏的心情。是啊,十年寒窗,一朝成名。走在这春风拂面的回乡路上,想着人生得意的四件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今儿就占了两样,怎不叫人欢快愉悦呢?笛师十根手指头叉得很大很宽,在一管长长的竹笛上上下起伏,灵动翻飞,身体微微地倒来倒去,满面红润。好像那披红骑马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一样。清脆的笛子音中出现了木鱼“嗒嗒”的点子声。于是,茶客们随着节奏明快欢畅的旋律,有的摇头晃脑,有的把手指头放在桌上轻敲。    几曲过后,起先激动热情的场景开始慢慢安静舒缓下来。看着院墙边的芭蕉叶,在微风中略略晃动,心有所思,便顺手拿起桌上的曲单,点了一首《雨打芭蕉》。扬琴老先生朝我看了一眼,好像有话要问。   《雨打芭蕉》是描写离人伤感情愫的曲调。曲中黄昏时刻的“雨”,是借托秋雨诉说心中不忍离别的“心雨”。“秋雨”滴打在芭蕉叶上,其实是滴打在离别人的心扉上,表诉忧别难言的心语。我朝老先生略略点了一下头,他站起身,走到后面,拿起了木鱼。    一下点子板后,琵琶声叮叮当当地响起来。二胡音色飘高拉长,一幅凄美的深绿画面出现在眼前:一蓬茂盛的芭蕉,在黄昏的雨中垂垂不动,宽大的叶片上湿漉漉的显出水痕。画面色彩换成了浅灰,乌云低暗,时开时合,流离游走。    这首《雨打芭蕉》是按照古典曲式“起、承、转、合”来做的结构。在“起承”阶段,用凄美的音色展现雨中的芭蕉形态,仿佛是在告诉你,它所在的境况和将要来临的风雨。    乐曲的“转”中包含了“破”。琵琶音和木鱼的点子声,刻画出雨点滴滴答答敲击在宽大斜垂的蕉叶上的景象,也是诉说别离时的忧伤。老先生手里的木鱼,一下一下,恰好敲在点子上,不轻不重,就像雨点落在叶片上,轻轻发出的“滴答”声。旋律中出现的沉音反复,表示了离别时的低郁悠长情绪,它将一位心怀深情的友人在惜别时的那种依依不舍,刻画得非常饱满。有人说,这首曲是恋人相送,有人说是友人惜别,还有人说它是母送子远。不管这首曲的创作灵感来源自啥,它所带给我们的就是一种人间独有的伤离别情,是人们经常在生活中出现的事,也是人们心中最软、最温柔的地方。它是一种恋语,是一种乡音,是一种母爱。也正因为如此,它也就成为了一种难以忘怀的挂念和大爱。     我很欣赏这首曲调中的木鱼点子音,它总是在快要来临的期待前先给你闲适,好让你积聚能量去感受忧伤的离别。在乐曲中间,它不紧不慢的“嗒嗒”点击声,又让那些你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场景一一再现,使你在静听中联想起许多许多。而琵琶音的时急时缓,时舒时紧,舒散时象旷野开阔,急切时又如迅如暴雨。其时,一种或如凄凉秋闲、冷雨芭蕉,或如恋语呢喃、深情相诉的感觉就在这种变换的交替旋律中袭上全身。    园子里,茶客们非常安静,靠在藤椅上聆听。几位乐师对琵琶、二胡、木鱼的演奏配合很好,旋律一阵松一阵紧,把我的心一会提起来,一会又放下去,产生出一种莫名的兴奋感觉。于是,心灵之渠便不由跟随乐曲的旋律放任流淌起来,想象着、感觉着、幻想着,尽情地体味着乐曲的美妙意境。碧螺春又冲进了温烫的开水,盖上了盖,闭上了眼睛,静静地默听着那个“雨”点敲在心头的声音。    夜,晚了。曲声,也渐渐消没了。可那“雨”,打在芭蕉叶上声音,却还“滴滴答答”地留在心里。

纤纤月 发表于 2013-8-1 13:19:21

本帖最后由 纤纤月 于 2013-8-1 13:21 编辑

浩荡罡风汉武碑
文/大爱无言
    东岳泰山,五岳之首,是古中国最东部的大山,太阳初升万物复苏发育之地。阳春四月,有幸再次登临拜谒。    时值正午,骄阳临空,大山一片辉煌。自拜地岱宗祠而起,一路白石阶梯,松柏葱郁,遮阴蔽日。沿弯曲山道而上,走走停停,佛、道观宇,歇脚亭店,随步而见。于途题字石刻颇多,两眼目不暇接,心内嗟吁,深为泰山文化的深邃而兴奋。    历时四小时,终上南天门。横风疾吹,爽透心扉。穿过半里天街,路经紫宵宝宇,来到石刻摩崖。之前曾到过许多文化胜地,石刻碑记见过不少,但无一处似这里恢宏宽阔。石刻摩崖是一面宽约三十米,高约二十米的诺大立体垂直绝壁。整个壁面满满刻着祭文和条铭,自唐至清,洋洋洒洒,内容千百,博大精深。题刻字体多样,尤以宋体为多,凹陷深致,刚劲有力。在这些铭文题刻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唐玄宗撰文并书写的《纪泰山铭》了。《纪泰山铭》壁刻高约十三米,宽约五米余,以遒劲婉润、端严浑厚的隶书体镌刻于壁面右侧。文中记述了唐玄宗登山告祭的由来及其五位先帝的功绩。古意熏熏,奥显不一。据说,明代时将此铭涂金。阳光下金光闪烁,亮耀百米,老远便可看见,果真一派帝王气象。    中国老百姓历来信奉多神教。在早期的神祀中,泰山因其晨临朝霞,遥望东海,被尊奉为最能消灾避难的爵神。历代帝王出于统治的需要,就非常重视对泰山神的参拜,乃至亲登其山封禅祭祀。据史料记载,历朝历代共有九十四位帝王来此。其中,自先秦起共有七十二位君王,十二位皇帝举行过泰山封禅祭拜大典。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汉前期、唐开元、清前期三个时代,都有帝王来此敬拜祭典封禅。汉武八登,唐皇五谒,康、乾十五仪,莫不以泰山为神灵真君,万物始宗,顶礼膜拜。可见此山之重,雷霆万钧,典仪之灿,紫霞天煌。    看过摩崖,转圜上顶,直往玉皇庙。庙前石梯长约数十阶,梯旁有数块峋石峭立,上镌将军官吏和名人题刻,多是豪侠壮语,气吞山河。欲进殿庙,门前阶下一块平台,方圆五六米,凌虚凭空而生。仰望庙宇石壁,正面一石柱,四棱方正,高约五米,兀然挺立。柱身空白如洗,并无一文一字,阳光下只有岁月斑驳,风痕雨迹。旁有一记,题曰:汉武封禅碑。    见此仰天碑柱,思绪不禁回到汉初烽烟狼突时代。秦皇扫灭六国,暂获一统。但其时甚短,仅为一次统一预演。秦朝建立三十六年,陈胜吴广大泽造反,接着楚汉争霸,中原又陷战乱。汉高祖刘邦终于平定了天下。可在汉初,西北边患仍未平息,游牧匈奴时常侵扰,掳掠财物,边城民生凋敝,苍凉遍野。刘邦曾作歌曰:“大风起兮尘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歌中那种四顾无人,无力镇守边关,驱除强虏的空虚寂寥之情溢于言表。汉武帝刘彻,击匈奴,息边患,宁疆域。蓝天终于放晴,河水平静流淌,忠勇的将士卸下了沉重的战袍,疆场的亡灵得到安息,祖国母亲才获得了来之不易的安宁。自秦始皇后,正是由于他建立的西汉帝国,才真正结束了自春秋以来五百多年的社会动乱。也正是汉武大帝,才使中华民族从此前所未有地强大起来。    就是这样一位功高千载、叱咤风云的帝王,八登泰山,莅行封禅大典,却没有留下一文一字,只在泰山的最高处竖立起一座无字碑,任由阳光潇洒,风雨摧磨。其后在中兴汉室,除掉篡国王莽的光武帝刘秀,仿先祖例,登山举行封禅典仪时,也未留下些许铭文。倒是有幸跟随其登山的马第伯,写下了《封禅仪记》。而在这篇《封禅仪记》现存的内容中,也并未有对刘秀及其先祖封禅仪典的功勋赞誉。所见的却是随帝登山的路途经过和种种奇景,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游记散文的开山始作。而后世那些登临的帝王君侯们,总是想要留下点痕迹什么的,好让后人记住他们的丰功伟业。唐玄宗如此,康熙如此,乾隆亦如此。就连那个登了帝位的泥脚杆朱元璋,也要用楚辞语法来吟上几句。相较之下,汉武帝的胸襟不知要谦怀宽阔多少,品格不知要坚毅顽强几何。    追缅其事,知怀见义。不纪不铭,不等于功勋湮灭,有碑无字,也真是伟烈丈夫!高山仰止,斯于此也。其身躯有如此柱,拔地而起,直插云端,自是中国古代屹立得最高的丰碑之一。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过去的讽刺,汉史学家班固已在《汉书》里,凭史据事而论,因其文治武功,还了其本来面目,称之为澄清寰宇的“雄才大略”。史斧凿凿,遂成千古定论。历史本不是胭脂打扮的娼妇,天地昭彰,日月为之动容,人心如炬,照耀千山万壑。    台上四面罡风,苍茫劲吹,撩起层层衣襟。身躯迎风,荡荡摇晃。仰此倚天雄碑,顿感长空寥廓,心灵震撼,不由肃然敬矣。
http://dflywh.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105/15/1702017zrrrqlvhp7luhgq.jpg
http://dflywh.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105/15/170218etgsup8sbyopb7yp.jpg

纤纤月 发表于 2013-8-1 13:23:02

花 间 品 语 文/大爱无言
        春日渐而和煦,花儿如约盛开。趁着暖阳初现,欲借温馨光景,驱散久时阴寒,以活筋脉身心。于是在得雅兴之致时,便踏步春花柳园。    园内花繁,各种春花竞相开放。寻觅色彩,绕行圃间。红白雅淡,春女黄蕊,于目尽染。几巡之后,大赏心神,甚觉愉悦。看得累了,便于湖畔柳荫石上打座休憩。亦想起清朝翰林张潮那些花语之事来。    他首先从色、味来看花儿,说有丽于眼且具香气的是:梅、菊、兰、莲、水仙、珠兰等;次者有桂、栀子、茉莉、玫瑰等;其它的虽无甚香味,但均宜可观。又从花朵叶片的形状看,两者俱佳的,要数秋海棠。荷花稍次。海棠、虞美人、水仙等又次之。叶片比花好看的当数美人蕉、雁来红。他说花与叶都不好看的就是紫薇和辛夷了。想来该君必是看过了许多的花草,才作此评价的。其说虽不见得中肯,但却也是出自他心内对花的真实感受,其分辩花木形色之语亦可为一家之言,也算是辨花识语的第一层品位吧。    “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在花木的自然形态之上,这位风雅才子将人文品性融入到其中。在古往今来的骚客韵人中,多爱在花木中感悟人文品质:赏梅,以暗香疏影,历寒淡定而得崇和靖、伊恒之风;观兰,以幽香自品,不争繁华喧闹以慕屈子之格;赏菊,以高风亮节,桀骜不逊而出陶公疏野;观莲,以污泥不染,濯涟不妖自得濂溪之品。而于竹,却以王徽之一句“何可一日无此君!”及东坡先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显高淡,杏则因董奉索株换米,济世救人而名誉天下。就连那总招人轻蔑的桃花,也因先民于武陵源内躲避秦人掠扰而具有了方外之情。这些花木因被赋予了意志精神,便具有了人文崇仰的品格。它们一与之订,便千秋不移。于是,花儿就因之在其自然形态上又高了一层。    “植物中有三教焉;竹梧兰蕙之属,近于儒者也;蟠桃老桂之属,近于仙者也;莲花葡萄之属,近于释者也。” 祖辈先民自入农耕文化以来,儒道释三教便逐渐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中心和思想规范。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甚而皇帝老子的掌国大政,都或多或少地遵行于它。天下万物,灵性自然相通,花木品性也与人间治世方略相象征。这位九品小官把花木之属这般比附,在他眼里,不啻抬高到了极上的地位。谈花儿到了这地步,那境界可就宏博得很了。    这位多情雅士对花可说是真有情端,见不得他人的龌龊戏谑。他对黎举说的海棠婚嫁给梅花,大为不满。正言厉色道:“予谓物各有偶,拟必于伦。今之嫁娶,殊觉未当。如梅之为物,品最清高;棠之为物,姿极妖艳。即使同时,亦不可为夫妇。不若梅聘梨花,海棠嫁杏”。他将花儿们分为清俗几品,如人之高雅昏愚,切不可“乱点鸳鸯”。他还忿忿不平地以芥笋婚嫁作比喻,说芥要是嫁给了笋,“笋如有知,必受河东狮子之累矣”。噫嘻,爱花到了这般如女婚嫁的地步,果真是至情至性,“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了。张潮的话语实在是妙趣极多,其中隐含了丰富的人间哲理,也难怪鲁迅先生对他的话语甚为推崇,还认真地介绍给老外看呢。    多情才子爱花儿,也必爱女儿。他说世间有两种尤物,在人为女儿,在物就是花儿。“灯前看花,月下看美人”。“世间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在他柔情似水的心窝中,花儿和女儿都是值得他大加呵护爱怜的。人若知花,花自知情。花儿如果有知,定当潸然流泪。每想此语,不免唏嘘洛阳黑牡丹为何不生君前,而偏献媚于武曌,于春风一夜后满园盛开。虽然他对花儿和女儿相提并论,并常常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但他又不是将两者等同看待的。他说:“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在需要作出抉择时,那他就“舍生香而取解语者也。”取人而舍物,重情而轻色,真君子也。    这位爱花爱女儿的多情郎君,尽管把女儿比作万物珍尤,说了那么多赞美女儿的话,可谁会想到,就在他五十岁那年,却被一伙“强暴女流”冲进家里,在书屋中乱贱,污言责骂,“大水冲了龙王庙”。也不知他究竟是怎么了,犯了啥王法,接着便来了牢狱之灾。这可能与他喜爱传播社会新闻,损害了别人的名望声誉有关吧。自那以后,这位常出妙语,喜爱刻书出版的才子,就家资佚尽,百无一有,便自号“三在道人”,靠着些薄田,居住在陋屋里,再“不作冯妇”,慢慢地终老余生了。

http://www.dflywh.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3/14/144204qjlgp5sqqrcqyqve.jpg

纤纤月 发表于 2013-8-1 13:24:18

冰雪村原
文/大爱无言


       农历腊月二十五,“六九”第一天,山东新泰岔河。夜里北风带来一场大雪,纷纷扬扬,撒满村原四野。
       清晨,天色暗蓝微亮。经历了一夜大雪的村庄银装素裹,冰清玉洁。站在村庄最高处的西岭,从屋顶上朝下面望去,座座毗邻相连的雪居白屋,起起伏伏,依稀可见褐黄色的房院墙壁和线条轮廓,整个村庄除了雪的颜色外再无其他。白雪将村庄严严实实地遮裹住,全村都掩藏在一片白色的茫茫中。昨儿还是灰褐的乡居屋顶,今儿就披上了白朦的头盖。
       西岭坡上,一圈用石块垒起来被大雪覆盖的土围子,俨然一道玉垒冰墙。墙体是白色的,墙内墙外也都是白色的。这溜环绕着的白墙中间伫立着一间大瓦屋,门窗紧闭,只有白色的房檐边冒出缕缕青烟。一夜大雪把人留在了这座雪屋的里面。里面不时传出阵阵话语欢笑声。这是农历蛇年即将来临之前的最后一场瑞雪,村民们辛苦了一年,此时正是张罗忙碌过年的日子。去年乡下虽然受了一点干旱,花生收成不太好,但外出打工的儿女们却带回来丰盛的年货和金钱。老母亲看着儿孙笑脸盈盈,一个劲地忙着包饺子,老父亲坐在靠背椅上怡然自得地点着烟,喝着茶,还时不时地招呼着孙子别乱动。这是这个村子里四五百家中普通的一户,过着普通的年前一天。
       西岭坡上一道常年流水的深沟小溪,因为这大雪被填满,流动的生命出现了静止。看着这景况,不由想起清代诗人洪升的《雪望》诗来:“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它所描写的就是眼前这样的雪景,其中“溪深难受雪”一句更是恰如其分的绝妙好词。估计诗人或是怀着愁闷的心情来面对雪景的,因而诗中那个“悲”字,便将白雪景色带入在哀情之中,读来低抑紧溯。而在今时的乡野,雪天的风因了亲情的团聚,就不再悲惨寒号,而是笑逐颜开了。诗境即心境,诚如是也。
       白雪飘落在院墙边的玉米和大麦秸杆上。这是村民秋收后堆在院外,准备开春后搬到地里烧成灰烬后作肥料用的。虽然雪花沉甸甸地压在上面,可它们丝毫也不低头弯腰,一如倔犟的老农,坚硬的山东汉子一般不屈不饶。“瑞雪兆丰年”。这是否意味着来年地里会对这种倔犟执着的精神给予丰厚的回报呢?
       从西岭坡上向外走,与之相连的是一大片较为开阔的地带。它原本是高低不平,纵横交错的地垄田块。大雪撒在上面,经风一吹,填深拂浅,非常平整地白茫茫一片。在处于丘陵地带的村原,这样的平淌雪地是较为少见的。面对这样开阔的茫茫白原,心里忍不住要大声呼喊,一吐心中块垒。在年关将近的腊月间,万物栖眠,清晨是没有人,没有动物会在上面走过的。所有的痕迹和世间的不平都被这一夜的大风雪所掩盖了,表现出来的只是表面的白洁和平整。哲人说,我们不应被表象所迷惑,要由表及里。但是,面对如此的开朗白洁,你怎会不从心里生出赞赏来。也许,这不够理智,但那无妨。特别是当情感处于饱满之时,“理智很了”就显得冷漠,便失去了人情之美。
       水库堤坝上一条铁船静静地躺在那里,浑身布满了白色的雪花,失去了夏秋时的活力。这是船家有意在冬天时拖上岸来的,避免风雪将它封冻在冰河里。此时,它似乎是在沉静中积蓄能量,等待着冰河解冻。船,能在水里,也能在陆上;夏秋时在水里是动态的美,生命的美,而在冬天里的陆上则是静态的美,一种沉默和期望的美。
       堤坝坡下的白杨树林里洒满了瑞雪,挺拔的白杨树枝干仍然不屈不折,光秃秃的枝桠上挂满白雪。树脚下生着的灌木,在这个冰天雪地的时候,浑身焦黄,些些许许残败的花骨朵上顶着白色的晶莹。此时,它们一同悄悄地呆在那里,与夏秋时的绿叶青枝,繁复茂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透出一种静肃的美。它们不与人相干,也没有人去打扰它。没有人试图走近树林,没有人会在里面留下脚印,没有人会破坏这由时空产生的季节美。
       一棵高大的杨树上筑着两个雀巢,巢顶上沾满雪花,一只鸟儿急匆匆地钻了进去。冰天雪地中,为了抵御严寒,树木主动掉下叶片保存养分,鸟儿筑巢躲在窝里,人们则呆在温暖的家居中。生物们都以自己的方式承受着艰难,顽强地延续着自己的生命。许多的时候,事物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的存在,是为了迎接更好的明天。旺盛是凋败的后来,凋败又是旺盛的延续。没有什么值得惊怪的,万物本来如此。
      一只从寒巢里飞出来的鸟儿,大概是因为饥饿了,它站在树梢上四下瞭望,一有食物就会飞快扑下。它不像那只寒号鸟,只会在窝里一个劲地“哆咯咯,哆咯咯”的叫唤,宁愿饿死冷死也不出来。它与这个乡村的外出务工人有着多么地相似。仅靠垄间那点黄土,是无法养活自家的。于是,他们无论外面多么地寒冷,多么地孤独,也义无反顾地飞出窝去,飞向丰饶的四野,走向富足的世界。
       冰雪是美丽高洁,充满魅力的。对于我们这样从没见过白雪的人是多么的富有吸引力。倾慕雪的景色,就是追求晶玉的透明即心灵的纯净,而这样的纯净对淘洗因物欲产生的积垢显得多么地重要。但冰雪也并不总是崇高的。比如当它“风刀雪剑严相逼”摧残生命时,也许就并不那么美好。我们赞赏冰雪的高洁,但并不赞美它对生命的无情。冰雪是自然的,赏雪是人文的。当雪花一片片飘落在村原万物的同时,也飘进了一己之心。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游记】 高山平湖荡扁舟--(大爱无言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