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木华 发表于 2013-5-2 09:35:47

兰峰归来话杜鹃

本帖最后由 杨木华 于 2013-5-2 09:36 编辑

兰峰归来话杜鹃杨木华  从没想过,苍山脚下长大的我,在这个春末,才第一次登上苍山顶。站上山顶的那刻,欢喜来不及表达,寒风如刀,不断切割裸露的肌肤。我们越过山顶,躲进一片半米高的杜鹃林中。可坐下才发现,林下也非安全港,半米高的树,一次次被烈风压弯。此地危险,向导老陈挥动帽子大声喊:“回去!回去!”  我们立即起身,回到山顶时我扎稳弓步,帮同行的小伙以洱海为背景拍了一张照片。拍完才看见他脚下的草丛太特别,忍痛又拍草丛:那草丛,经年的冰雪侵蚀后,一团一团凸起,无休的烈风,把每一根草茎都吹得向东倾斜,几米之外看来,活生生一个刺猬。多想一览众山小,可双手冻得连相机都拿不稳,于是忍痛缓步回西坡——风太大,有一种将被吹飞的感觉。西下十多米,风却突然消失,在一个小凹地的矮杜鹃林旁,我们停下休整。  老陈是一个苍山通。他四十来岁,壮实的身材,黑里透红的脸上写满沧桑。他说,自己十五岁就务农,是苍山滋养了他贫瘠的青春。在我们停下休息之处,面对一团干花连着的草茎,他说那是一种叫“木香”的中药材,他用携带的螺丝刀,几下就撬出一截根茎。一小蓬深红色的嫩叶,他说是美味的“高河菜”。见几茎枯花,我刚要拔,他却不准碰,说那是弩箭药……  此刻,已是下午三点。我们一行五人早上九点从苍山西坡李家庄苹果场出发,上山用了六个小时。他说,这里是十九峰中的兰峰,他还要采雪茶,挖苦参,让我们原路下山。   下山。靠近山顶的杜鹃林,一律主干低矮,枝条繁密,花苞正蕴蓄绽放的能量。在一片骨朵密集的杜鹃林中,邀我一起爬苍山的杨老师终于把他带的GPS弄好,测出海拔是3862米。回首顶峰,海拔接近4000米。我们下五台坡时,老陈赶上了我们。他没有挖到苦参,却扛了一捆扫把竹,说带回家做笤帚。那个五台坡很陡,老陈叫它“碰鼻子坡”——坡之陡可以想见。路沿着山脊蜿蜒,南边是悬崖绝壁,北边随着层级的下降,依次是安静的竹林和热闹的杜鹃。下山时,上坡的艰难恍如隔世。我逗妻子:你不是一直想在这里等我们下来吗?妻子曾爬过苍山电视台,我却是第一次登顶。今天,全靠老陈一路的鼓励,以及他故事的传奇,我们才得以轻松登顶。上山时,在二台坡路边,有一个巨大的向外倾斜的崖石,崖脚斜靠着不少木棍竹竿甚至石片。见我疑惑,老陈说:“这是撑腰崖,路过的人竖一根,腰部就会有神灵的佑护,不会闪了腰!”那后,老陈的故事匣子打开了。他讲自己多年前翻越兰峰采药的故事,讲某人翻越兰峰去赶三月街,只为买一双黄胶鞋的经典……  每下一级陡坡,我们都站在峰台上俯瞰山下绚烂的杜鹃林,赞叹高处风光的绝美,一次次按动相机的快门。上山路过的风景,换了个角度再次呈现。上山时,也许是前面诱惑太多,以为更绝的在后面,不少美丽被忽略。下山时,终于明白要珍惜眼前的风景——走过,就错过了。于是,脚步渐渐放慢,心情慢慢放松。回到五台坡脚,在那片千亩杜鹃林中,我们以轻松的步伐,惬意的心态,步入花海深处。  这里海拔3200米,各种杜鹃相继绽放。山脊南面,几棵红杜鹃正开,在光草坡的衬托下,有一种孤傲脱俗的美。山脊梁上,全是一人高的金黄杜鹃。这种黄杜鹃,不见主干,全是一蓬蓬的枝条,叶还没长,只见密密麻麻的骨朵满缀,偶尔有早放的一两朵,多数还蛰伏在四月的温凉中。北面的密林,是大树杜鹃的天堂。也许是林太密,那些杜鹃树,一律十几米高,一律苍苔密布,各色粉嫩的花朵,在高处艳丽绽放。这些杜鹃,按花朵颜色大约分三种。一种是浅黄杜鹃,叶长超过二十厘米,宽七八厘米,叶片之美,花朵无法替代。一种是紫红杜鹃。主干不过小桶粗细,可长到十多米高处才分枝开花。还有一种白花杜鹃,花苞是粉红的,开着开着就淡成了素白。这种杜鹃,树形与紫红杜鹃类似,可叶片却大得多,和浅黄杜鹃类似,但叶片背面全是深褐的绒毛。几千亩的杜鹃一起开放,一片紫红中大团大团的白隆起,壮观之类的词,用在这里实在苍白! 。  夕阳西下,我们出杜鹃林,走完草坡,在那个叫干海子的地方休息。  干海子,是山脊上一个十多米宽三四十米长的凹地。四月底的西坡,风景在这里分界:往下,是大片的映山红,树下铺满枯花。向上,各色杜鹃恣意盛开。回望今天的登山路,山顶云雾迷蒙,兰峰早已飘渺在晚霞中。兰峰归来不见兰花盛开,只见满山杜鹃烂漫。老陈大约猜透我的想法,他指着干海子说:“就是看杜鹃了!我们想引山泉入干海子,让游客有水可用!”见我感兴趣,他说:“任场长他们三人今天在这里和我们分路,就是去找水源的。我们登顶,是要观察记录沿途的风景,花开的时间,为将来的开发做准备。”原来,老陈是苹果场工人,今天,他除了当向导,还有其他任务,我们夫妻才是纯登山。  晚七点半,回到李家庄苹果场。邀我同行的杨老师是这里一片果园的承包经营者,今天他承担记录任务。在他们汇报完登山情况后,任场长向我介绍了开发蓝图。他找到了水源,勘测了水路,想把公路修到干海子,春赏杜鹃,秋摘苹果,夏避暑,冬玩雪,主打生态旅游牌。我说:那要多大的投资啊!年近六十的他,端起茶喝了一口,放下杯才坚定地说:“三十年前,这几千亩的苹果场,我都能够带领村民集资建成,如今村民按股分红,效益不错。今后的旅游开发,我也要动员村民入股,一定会成功的!”  离开李家庄时,一轮圆月从点苍山东面升起,朗朗的清辉洒在满山的苹果林中。也许,走下坡路时,更会珍惜路过的风景,就像今天登兰峰时只顾向前,从峰顶回返时,才领略到苍山杜鹃的魅力。任场长年过六十,身体的下坡路早已开始,每走一步他都分外珍惜,面对家乡今后的发展,老骥伏枥,他一定能决胜千里!  看着满山茁壮成长的青苹果,一种祝福由衷生发:祝福李家庄,祝福任场长!

王孟海 发表于 2013-5-6 10:33:18

细腻!情深!问好!

赵日超 发表于 2013-5-22 08:21:04

写得比较透彻。欣赏

杨木华 发表于 2013-5-25 11:10:14

赵日超 发表于 2013-5-22 08:21
写得比较透彻。欣赏

谢谢你!

赵日超 发表于 2013-5-25 14:32:29

已发昨日的淮安区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兰峰归来话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