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飘雪 发表于 2006-8-4 13:39:37

[原创]怎样选择叙事散文的切入点

<h2 style="MARGIN: 13pt 0cm; TEXT-INDENT: 128.5pt; mso-char-indent-count: 8.0;"><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怎选择叙事散文的切入点</span></h2><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47pt; mso-char-indent-count: 14.0;"><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span><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郭萍散文《手心手背》赏析</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p></p></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新宋体;"><p>&nbsp;</p></span></p><p>&nbs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新宋体;">我曾经向网友们推荐郭萍的散文《手心手背》,是因为这篇文章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叙事散文怎样选择一个切入点?尽管她在天涯社区发的文章不多,我仍然认为这是一篇佳作,并选择这一篇加以赏析。<span lang="EN-US"> <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新宋体;">我们时常为找不到叙事散文的切入点而苦恼。比如你想写一写身边的人和事,或者是母亲、父亲,或者是爷爷、奶奶,或者是姥爷、姥姥等。写了几稿总不满意,一张稿纸写了撕,撕了再写。其实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我老早就想想写一写我的奶奶,因为自小我就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待我恩重如山。写了好几年,撕了好几稿,总是不成功。这时我想起了鲁迅的话:写不出的时候,不要硬写!因此我就又搁下几年。直到有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奶奶向我要大米饭吃,就像活着一样,拘偻着腰,花白头发。醒来时出了一身冷汗,意识到这是奶奶在向我显灵。同时又一想:这不是很好的文章切入点吗?好,就从这里写起,一篇《梦里奶奶好凄凉》散文,一挥而就。现在我读郭萍的《手心手背》,也想到切入点问题。这篇散文甚至提供的启示更多。<span lang="EN-US"> <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新宋体;">郭萍又是怎样选择切入点的呢?她首先从妈妈向哥哥借钱写起,一上来就把感受最深的母亲给大嫂下跪的镜头呈现给读者。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男青年,他考上了大学,四邻八舍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学费还差三千元。</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新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母亲终于下了决心,向两个哥哥求助。两个哥哥和父亲一样老实木讷,不善言语,可因为两个嫂子,和母亲的关系很紧张。二哥不在家,二嫂没有等母亲坐下喘口气,就开始向母亲诉苦,数落二哥的不是,鼻涕一把泪一把地看着让人心酸。他和母亲都知道她擅长演戏,死人在她的嘴里也能说活。今天她演戏是给母亲看的,他知道从二嫂这里借钱是不可能的。他与母亲便来到大哥家。没想到大哥不当家,大嫂死活不借。还指着大哥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个窝囊废,瞧瞧你挣的钱?自己家都养不起的,还想供人家读大学?凭什么你只读小学,他要读大学?”于是便有了母亲的下跪:“不要这样!求求你,帮帮你弟弟吧!都是一家人,手心手背啊!”大哥一下子跳了起来,把烟丢在地上,伸手拉起了母亲,转身一把抓过大嫂,一记耳光在屋子回响,屋里乱成了一锅粥。文章选择这个镜头作为切入点,是有深意的。一是这是最触目惊心的细节,二是揭示主题“手心手背”及伟大的母爱,三是兴起下文,使文章有波澜起伏。假如从其他细节入手写这篇文章,比如从衣锦还乡写起,来个倒叙,也不是不可以,但文章的力度就减弱了许多,并且容易陷入俗套。因此,我认为郭萍是很讲究文章切入点的,她在写这篇文章时,是动了一番心思的。<span lang="EN-US"> <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新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切入点找到后,文章要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在这方面,郭萍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一个贫困农户的大学生,连开学之始的第一学年费都是母亲下跪借来的,以后的学费更是母亲节衣缩食从口中省出来的。这个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的生活艰难困苦程度就可想而知。他节省一切开销,四年的寒暑假我没有回家,躲在图书馆里玩命地读书。不是我不想家,是因为车票钱够几个月的开销。他不敢在食堂买菜,每顿饭都是两个馒头就着开水。他手头拮据时没钱买饭吃,就趁别人不注意到垃圾箱起捡别人扔掉的剩馒头吃。不料被计算机系的一个老教授看见了。大二那年,那个发现他捡馒头的教授帮助他找到了一份工作,给老师的企业做计算机系统管理,此时他的计算机水平已经达到了四级。当他接过应得的薪水时,第一个反应就是给哥哥们邮去。他要还清他们的钱,不想欠他们的情,也不想让母亲再承受一点点难堪。母亲的那一跪在眼前总是挥之不去,像一块重石压在他的心上。这一细节,也是非常令人难忘并且信服的,因为高校实行产业化以来,不少贫穷农民的孩子东借西凑上了大学,却没有生活费。这是社会现实,而且具有普遍性。对城市里的孩子们可能不真实,对广大农村的孩子们来说,的确就是现实。作者就抓住了这一带有普遍性的现实加以概括与反映,体现了“我为农民鼓与呼的”责任感。我们说文学反映现实,难道仅仅是花天酒地、花前月下吗?文学如果对下层人民的贫与病无动于衷,怎么能够流传后世?唐代杜甫和白居易开创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与发扬。<span lang="EN-US"> <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新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这篇散文在揭示人性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两个嫂子的自私、吝啬,在文章前半部分已有充分表现。而当这个小叔子读完大学,凭着教授对他的偏爱和自己的努力,他又很快地在商海里成功。春节来临,他衣锦还乡。哥哥很热情,两个嫂子见了他脸上讪讪的。大嫂小心翼翼地观察他的脸色,陪着小心,用极温和的语调:“你有出息了,可别忘了家里人。”他什么也没有说,把眼睛扭到了一边,她灰溜溜地到厨房洗碗去了。大哥看了看大嫂,慢慢地劝他:“小弟,不要跟她计较,女人就是这样。”后来两个哥哥请他去吃饭,在饭桌上看到海鲜竟然是他带回来给母亲吃的,海鲜怎么又跑到两个哥哥家的饭桌上?原来是母亲给他们送来的。这一细节说明他两个嫂子的自私吝啬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这一方面深深刺疼了他的心,同时也感到母爱的圣洁,又一次体现了“手心手背”这一主题。直到他大哥患了严重的肾衰竭,他与母亲争着献肾给他大哥,以挽救他年仅四十二岁的生命。这时大嫂才跪在母亲的面前,痛哭流涕。母亲拉起了她:“孩呀,一家人,都是娘的儿呀,手心手背!”到这里,自爱伟大母爱的感召下,嫂子的人性终于复归,母亲的爱更加圣洁。文章嘎然而止。<span lang="EN-US"> <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新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文章的剪裁也值得称道。篇幅不长,总共不到三千字,有波澜,有起伏,而且首尾相连,前呼后应,剪裁有度。几乎找不到多余的句子和段落,每一细节都是精心安排的,而且每一个细节都是能够表现主题的。文章最后写到:“</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我悄悄地看了看自己的手心,轻轻地咬了一口,那份疼痛让我清醒,又转过手背,也轻轻地咬了一口,伴着疼痛我泪沾衣襟,我懂得了母亲心痛的滋味,也理解了当年母亲那一跪的意义。 唉,手心手背,圣洁的母爱!”这就使文章的切入点有了照应,突出了“手心手背”这个主题。</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新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围绕主题剪裁文章,可以说是这篇散文另一成功之处。另外,我所倡导的“作者退出,退得越远越好”,在这篇散文中也有体现。你几乎看不到作者的存在,第一人称是“我”,这个“我”不是郭萍,而是主人公:那个大学生。真是文章虽短,其妙无穷啊!</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新宋体;"></span></p>

燕山飘雪 发表于 2006-8-4 13:41:10

<p>附原作品:</p><div style="PADDING-RIGHT: 0px; MARGIN-TOP: 10px; FONT-SIZE: 10.2pt; OVERFLOW-X: hidden; WIDTH: 97%;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LINE-HEIGHT: normal; HEIGHT: 200px; WORD-WRAP: break-wor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6%"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title"><b>手心手背</b></span>   文 /&nbsp;<a href="http://my.hongxiu.com/020/195653/"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郭萍</font></a></div></td></tr><tr><td></td></tr><tr><td background="/images/title_line.gif">&nbsp;</td></tr><tr><td height="5"></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4%"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3"></td></tr><tr><td class="editorword">??当母亲跪在大嫂的面前时,我胸中的热血一下子冲到了脑子,心里像针扎一样难受。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学费,母亲不会这样的。<br/>??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母亲高兴了一阵子,然而昂贵的学费让母亲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借遍了亲戚朋友,可还差三千元。父亲是个木讷的农民,只知道辛苦劳作,平时话很少,家里的事情从来不管。面对母亲的叹息,他躲在屋角里,不停地抽烟,低着头发呆。<br/>??母亲终于下了决心,向两个哥哥求助。两个哥哥和父亲一样老实木讷,不善言语,可因为两个嫂子,和母亲的关系很紧张。<br/>??二哥不在家,二嫂没有等母亲坐下喘口气,就开始向母亲诉苦,数落二哥的不是,鼻涕一把泪一把地看着让人心酸。我和母亲都知道她擅长演戏,死人在她的嘴里也能说活。今天她演戏是给母亲看的,我知道从她这里借钱是不可能的。<br/>??我和母亲来到大哥家的时候,他们正在吃饭。见我们进来,小侄子蹦蹦跳跳迎了上来,亲热地叫着奶奶。大哥急忙收拾碗筷,大嫂对我们不理不睬,阴沉着脸,随手拿起了没有织好的毛衣,低头专注地织了起来。<br/>??好像是过了一个世纪,母亲才开了口,话里带着哭腔:<br/>??“你小弟考上了大学,急用学费。你们……”<br/>??大哥小心地看了一眼大嫂,悄悄地躲在了屋角,点燃了一支烟。<br/>??大嫂暴跳如雷,突然放下手里的毛线,指着大哥的鼻子破口大骂:<br/>??“你这个窝囊废,瞧瞧你挣的钱?自己家都养不起的,还想供人家读大学?凭什么你只读小学,他要读大学?”<br/>??大哥一声也不敢吭,低着头抽烟,烟圈一圈圈地大哥眼前荡漾,像是无奈的灵魂跳舞。<br/>??母亲站在屋地中央,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我看出她在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的热血一下子冲到了头顶,愤怒地大声喊道:<br/>??“算了,不用你们了,我不上什么大学!不上了!”<br/>??我拉起母亲就往外走,可母亲挣脱了我,一下子跪在了大嫂的面前,泪流满面:<br/>??“不要这样!求求你,帮帮你弟弟吧!都是一家人,手心手背啊!”<br/>??大哥一下子跳了起来,把烟丢在地上,伸手拉起了母亲,转身一把抓过大嫂,一记耳光在屋子回响,屋里乱成了一锅粥。<br/>??我还是用两个哥哥的钱上了学。到学校报到的那天,阴雨绵绵。夜晚,躺在宿舍里,听着外面雨敲打窗户的声音,我的眼前又浮现母亲给嫂子跪下的情景,耳边回响着嫂子的哭声和骂声。我悄悄地饮下泪水,对亲情产生了怀疑。<br/>??我节省一切开销,四年的寒暑假我没有回家,躲在图书馆里玩命地读书。不是我不想家,是因为车票钱够我几个月的开销。我不敢在食堂买菜,每顿饭都是两个馒头就着开水。碰到手里窘迫,饥饿逼我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到垃圾箱里捡别人丢下的馒头。<br/>??夜晚的月光很明,我做贼一般偷偷地来到垃圾箱旁,飞快地翻了着垃圾,找到了馒头就急急地跑到阴暗处,狼吞虎咽地往嘴里送,干干的馒头噎得我流下了眼泪,我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活得像个人,要对起母亲那一跪。<br/>??捡馒头这一幕终于被人发现了。那个人是系里教我们计算机的教授,是我敬佩的老师。面对他疑惑的眼睛,我谎称来丢垃圾。他看了看我手上拿着的馒头,轻轻地应了一声,没有也没有说就走了,我悄悄地抹着头上的汗珠,松了口气,以后再来捡馒头时加了小心。<br/>??大二那年,那个发现我捡馒头的教授帮助我找到了一份工作,给他的企业做计算机系统管理,此时我的计算机水平已经达到了四级。<br/>??当我接过应得的薪水时,第一个反应就是给哥哥们邮去。我要还清他们的钱,我不想欠他们的情,也不想让母亲再承受一点点难堪。母亲的那一跪在眼前总是挥之不去,像一块重石压在我的心上。<br/>??毕业后,凭着教授对我的偏爱和自己的努力,我很快地在商海里成功。春节来临,我衣锦还乡。哥哥很热情,两个嫂子见了我脸上讪讪的。大嫂小心翼翼地观察我的脸色,陪着小心,用极温和的语调:<br/>??“你有出息了,可别忘了家里人。”<br/>??我什么也没有说,把眼睛扭到了一边,她灰溜溜地到厨房洗碗去了。大哥看了看大嫂,慢慢地劝我:<br/>??“小弟,不要跟她计较,女人就是这样。”<br/>??哥哥们请我到他们的家做客,我不想去。母亲劝我:“还是去吧,都是一家人。”<br/>??在两个哥哥家桌子上,我见到了本地极为罕见的海鲜,那是我特地从大连买来孝敬母亲的。我的心里又被针刺了一下,食不下咽,我不敢相信母亲会忘记了那一跪。<br/>??母亲见我从哥哥家里回来闷闷不乐,心里明白了几分,她小心地观察我的脸色,什么也没说。夜晚躺在东北的火炕上,母亲轻轻地为我掖了掖被子,慢慢地对我说:“孩呀,都是娘的心头肉,手心手背都是肉,咬哪儿都疼。”<br/>??我在被窝里泪流满面,是为自己的小心眼还是为母亲的大度,我不知道,母亲为大嫂跪下的那一幕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br/>??再回到家乡是为了大哥。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百草返青,可大哥却面临死亡的威胁:严重的肾衰竭让他一步步走向坟墓。大嫂哭成了泪人,母亲给我打了长途。<br/>??我支付了大哥所有的医药费,和医生搜遍了互联网,可找不到能和大哥相匹配的肾。大哥躺在床上,呼吸渐渐微弱,大嫂只是哭泣。可怜大哥才四十出头!我至今还记得他拉起跪在地上母亲的那只手。我犹豫着,我想把我的肾换给大哥,也许我的肾能救大哥。我感激大哥,在我窘迫的时候,他帮了我,毕竟血浓于水啊!<br/>??大哥患病才仅仅一个月,母亲的头发再也找不到一根黑的,体重瘦了十多斤。听说我要给大哥一个肾,她找到了医生,决定将她的肾换给大哥。我震惊了,母亲已经是五十出头的人,身体不好,如果把肾给大哥,那后果……<br/>??我坚决不同意,和母亲抢着把自己的肾换给大哥。母亲哭了:“手心手背,手心手背啊!”<br/>??大嫂跪在母亲的面前,痛哭流涕。母亲拉起了她:“孩呀,一家人,都是娘的儿呀,手心手背!”<br/>??我悄悄地看了看自己的手心,轻轻地咬了一口,那份疼痛让我清醒,又转过手背,也轻轻地咬了一口,伴着疼痛我泪沾衣襟,我懂得了母亲心痛的滋味,也理解了当年母亲那一跪的意义。<br/>??唉,手心手背,圣洁的母爱!</td></tr></tbody></table></div>

暗香如沁 发表于 2006-8-9 19:54:23

让人感动的散文。燕山的杂文写的真不错。学习了。

燕山飘雪 发表于 2006-9-4 09:59:01

谢谢暗香高度评价!

一船星光 发表于 2006-9-5 08:51:53

读评论再读原文,受益匪浅.谢谢燕子老师的好文章!

夭夭 发表于 2006-9-7 10:28:13

认真学习,问好燕山老师:)

郭良子 发表于 2006-9-7 19:19:21

综观全文和评论,写的很感人!但兄弟认为“饥饿逼我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到垃圾箱里捡别人丢下的馒头”此处有不真之嫌疑,完全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也可以起到“窘迫”之极的表达!不知兄弟说的对否?拙见,商榷!

郭良子 发表于 2006-9-7 19:38:07

“饥饿逼我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到垃圾箱里捡别人丢下的馒头”此处有不真之嫌疑,分析如下:
1,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极少有人这样做,即使他(文中主人翁)做了,也不能以个别而见之,不具说服力;
2,偶然性的事件入文,写的越“窘迫”反而越被人怀疑,其情不具说服力;
3,我们见过有几个大学生因困难去“到垃圾箱里捡别人丢下的馒头”充饥的?这个事件入文,不妥。

-----拙见,商榷!

楼兰 发表于 2006-9-9 11:49:53

也许楼上的没见过这样的事情,但我也曾看到过捡纸留存来验算的女孩.虽然因学习对她的压力后来她有点精神失常而失学,但这种行为不能说没有.

楼兰 发表于 2006-9-9 11:50:16

楼主的评析真的不错,对我们大家很有启发.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怎样选择叙事散文的切入点